恒熙——
陶灼心中默念,不由微笑起来,低声道,“给阿雍起这个字的人,一定是希望阿雍永远如晨光临身,熙和光明。”
听她这样说,摄雍不由陷入回忆,而后温柔的笑了笑,沉声道,“这个字,是我父皇去世前,给我准备好的,原以为……”
说道这里,他的话确实不由顿住,看着陶灼,笑的愈发温柔。
陶灼懂得他的未尽之意,若非遇到自己,他早就决定及冠后就去出家,这表字,自是用不上的。
想到这里,陶灼不由有点庆幸的笑了笑,轻声道,“还好。”
还好,自己在阿雍十五岁的时候遇上了他。
彼时他对尘世还有好奇之心。
彼时他又恰好对陶灼有了好奇之心。
于是一切,不早不晚,刚刚好。
陶灼也只说了还好两字,可摄雍对她何等了解,自是也懂她的意思,便也不由笑了起来,温柔无比的看着陶灼。
是夜。
今日正月十五,正是元宵灯会。
京都今夜不宵禁,正是热闹无比。
雍王府的马车缓缓在街外停下。
摄雍先下了马车,而后伸手扶下陶灼。
陶灼桃红色的裙摆微荡,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摄雍笑意从未停下,待陶灼站稳后,就这两人相牵的手,就向热闹的街市里行去。
街市之中,今日的热闹与去岁的七夕相比,也是丝毫不差的。
红的黄的粉的,描着花鸟鱼虫的,亭台楼阁的,各色花灯,在街道两侧交相生映,恰是一副瑰丽无比的景象。
陶灼和摄雍两人牵着手,穿梭于一众花灯之间。
陶灼娇嫩的脸颊,被花灯映的愈加粉嫩,桃花眼里潋滟生辉。
上一次七夕灯会,陶灼虽也来了,却因为避嫌之故,并没有与摄雍一起来逛,那日陶灼之后心中不免颇为惦念。
今日,也算是一解当初的遗憾了。
摄雍怎会不明白陶灼所想,心中一时酸软无比,更有几分歉疚掺杂其中。
他总愿陶灼日日安乐,可陶灼的不安乐的那些时日,却往往都是由他带来。
陶灼却没有发现这些,看了几眼灯市后,桃花眼倏地一亮,看向前方,拉了拉和摄雍相牵的手。
口中轻声道,“阿雍,你看那只飞鹰灯,是不是和长空很像,我们去把它买来吧。”
摄雍立即回神,面上看不出丝毫异样的随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