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拐到了一条小巷。
停下来后,我离老远就看到一个门脸儿上边挂了一个药葫芦。
我笑了。
薇薇安解释说:“这家药铺很正的,平时煲汤用东西,都在他家拿。”
我一听,心凉半截,我买那药,跟煲汤,可根毛儿关系都没有啊。
得嘞,先进去瞅瞅吧。
进屋儿里一看,哎,别瞅门脸不大,里边儿不小啊。
正对门口是一大长排的柜子。
后边儿则是一个顶到天花板的大柜,柜长有十余米,表面一个个全是巴掌大小的抽屉。
这药铺,存货很足,就这些药材来说,储备的都比一个县市级的中医院要多一倍有余。
我们刚进屋,就迎上来个身穿唐装的中年男人。
男人五十岁上下,长的慈眉善目,见到我和薇薇安,张口就是一句正宗的广东话。
我听不懂,就搁普通话回:“这位先生,我们二位,是想来抓点药。”
“噢,失礼,有请,有请。”中年人马上改了标准普通话。
我在他的张罗下,找到一个椅子坐下。
中年人招手,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端来了两杯茶,给我们奉上。
我心中暗道此人果然有些眼力,知道我们不是来抓煲汤药材的普通人。
中年人微笑:“先生,需要什么药啊。”
我微笑着把除了藤黄外的药名,纷纷报了一遍。
中年人点头:“嗯,都有,都有。”
我又问:“量足吗?”网
中年人:“保证足,如果不足,我们会联系大陆那边发货,一般情况,第二天会到。”
我表示了解,喝了口茶又说:“我这儿还有一味,不知先生有吗?”网
中年人:“请讲。”
我:“藤黄。”
中年人眼中忽然闪过一抹奇异:“藤黄,敢问这位先生,你用藤黄做什么?”
我答:“外敷用药。”
中年人摇了摇头说:“藤黄一味,大毒之物,虽是外用,但小店也不擅自外卖,先生,我看您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这么一句话,就给我把路断了。
我怎么能甘心?
我低头,想了想,眼睛放四周一撇,我就看到了中年人墙上挂的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