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生存,人们就向着山上迁徙。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县人都将家落在半山腰上的情形。
而在这种比较封闭的情况下,庄台县的家族势力,自然是肆意的膨胀。
很快,就形成了以赵、刘、王三个大姓为首,其他小门小姓依附于这三家而存在的生态格局。
人人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官。
但相比之下。
宁远府的其他县县令,即便是作为流官,好歹有着大义在。
就算再平庸,也是能够掌握一些权势的。
然而朝廷任命的县官一到了庄台县这个地方,那就真的是被搁上神台的塑像,仅仅听个名罢了。
至于庄台县的实权,想都不要想。
出了什么事,找赵、刘、王这三家准没错。
找县令做主,那就真的是脑子有病。
时间一长,这庄台县便是名声在外,使得宁远府的众官员避之如蛇蝎。
许多官员宁愿去别的地方当个县丞县尉,也不愿意到这庄台县当那什么县太爷。
尤其在大宁王朝吏治败坏,各地生乱之后。
这庄台县,已经好几年没有过县令这玩意儿了。
所以说,苏玄此次攻打庄台县,主要就是和赵、刘、王这三家做对手。
而庄台县赵、刘、王三家,为了维护宗族的权势和威望。
多年下来,也是豢养了不少私兵的。
三家加起来,其私兵的数量有个三千多人。
当然仅凭这三千多人,庄台县肯定是抵挡不住两万大军的。
重点在于。
赵、刘、王这三家一声令下,整个庄台县全民皆兵。
于是在庄台县依据地势之利坚守的情况下。
苏玄的北路大军首次攻打,不但无功而返,反倒是折损了不少士兵。
。。。。。。
“从昨天开始,已经是第五次攻打庄台县了,就算是伤亡再大,今天也要将这硬茬子给狠狠的啃下来!”
立身于小亭子之中的苏玄。
其目光看似落向脚下的定光城,但若是注意细看的话。
就会发现他的眼神紧紧盯着虚空某处。
此种情形,当然是苏玄借助游戏地图功能,正在观察着北路大军攻打庄台县的情况。
这庄台县因为建立在山上,所以通向其内部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不甚宽阔的山道。
再加上这条山道坡度蛮大。
因此就严重影响了大军的发挥。
投石车和床弩这种大型的攻城武器,根本难以并排,要一架接一架才能运上去。
好在在山道的中上部位置,有着一处较为宽阔的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