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自己带着一队亲信低调的先回了趟辅国公府,换洗过后就入宫去与永平帝回稟这趟差事的具体情况。
永平帝早已收到辅国公传回的密信,上望天楼祭祀天神的事情便交给楚承奕夫妇,他自己则专程在安仁宫等着辅国公。
「皇上,那批私兵共计四万八千六百一十二人,其中有一万五千三百人为荆州难民,余下的人来歷也都查清楚了。
而且果真与您所猜测的那般,並非全是我盛安国人。」
这事在密信中说不清楚,於守忠当着永平帝的面说到此事时,也是面色凝重。
若非要查清那些人的来歷,他也不至於清缴个四五万人的私兵就用了这般久的时间。
「哦?並非盛安国人,那他们的身份呢?可有查清?」
永平帝听了这话,也拧着眉头,这一点那书中倒是並未提到。
「回皇上的话,共有三百赤灵国人,其中有一百人是暗卫,余下二百人都是细作。」
於守忠将查出来的惊人结果如实告知永平帝。
一百人的暗卫,明面上可是比东宫的暗卫人数都多。
至於细作,长兴大陆五国没有哪国不养细作。
盛安国为防他国觊觎,同样也会派细作潜入周边四国打探消息。
但动輒二百名细作,怎么说也是大手笔。
想想那支私兵是皇后养的,於守忠就脑门冒汗。
若让皇后得逞,不用想也知晓,盛安国即将面临何种境地。
「可確定没有漏网之鱼?」
永平帝一听这个人数,心中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那书中皇后成事那般顺利,原来除了自己被迷惑以外,竟还有这许多人手助她。
「臣反覆筛查了三次,四万八千六百一十二人,一个不少。为防遗漏,除了这三百人臣已带回城郊关押外,余下的人都还困在山中。
荆州难民一万五千三百人身份全部確认清楚。
无辜百姓八千五百六十五人因是被哄骗进山,他们身上並未带有户籍纸,此事还需他们的户籍所在地进行核实。
余下的两万余人均为山匪和无户籍的流民,那些山匪是拿了大量好处,甘愿当私兵以图混一口饱饭。」
於守忠虽是辅国公,却也不敢自作主张。
这四万多人,若按寧可错杀也不放过的原则,山匪和无户籍的流民怕是都难逃一死。
敢当私兵,本就没有活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