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运动员阵列,而是位居领导行列。
因为李枫不只是国家队运动员,还有一个身份是国际田联名誉副主席。
这次全运会,李枫是真不想参加,一上以大欺小。
二是他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但面对市里,省里的暗示,他最终还是抵抗不了,参加了。
主要平时关系也不错,很难拒绝。
而且,不只是自己这边的相关领导希望他参加,田管中心、体育总局,甚至组委会都希望他能参与其中。
主要是李枫名气太大了。
他只要参加,那门票妥妥的脱销。
要是不参加,那就是一大损失。
在这种“压力”下。
李枫再次延续了上届全运会的壮举,为川蜀队豪取4金。
国内热火朝天,国际上同样热闹。
当然不是因为全运会,而是因为几天后,也就是9月10日。
国际奥委会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
这次全会的举行有三项议程,都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在伊斯坦布尔、东京和马德里之间投票决定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在摔跤、棒垒球和壁球中决定一个2020年奥运会临时项目,此外还将从六名候选人中选举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
2001年接任主席职位的雅克-罗格将结束自己12年任期,这在体育界是个大新闻。
因为国际奥委会(Ioc)主席,一向被看做世界体育界中,权力最大的职位。
这次参与竞选的一共有六位竞选者。
分别是德国的巴赫、新加坡的黄思绵、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中华台北的吴经国、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
在奥林匹克竞选主席的历史上,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
竞争之激烈同样前所未有。
因为现在时代变了,竞选是真有了打仗的气息,六位竞选者不再受财务预算的限制。
他们频繁出没于各种国际会议之中,为自己拉票。
从目前各方的舆论来看,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当选呼声最高。
另一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和掌握国际奥委会财权的卡里翁被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其余三人则希望较小。
因为在很早之前,关于罗格继承者的人选就已经有过议论。
其中德国的巴赫就是下任主席的最大热门人选。
就主席最好是奥运选手出身这一准则而已,今年59岁的巴赫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获得过1976年奥运会冠军。
论资历和能力,巴赫自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5年后成为国际奥委会执委,长期主管项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并且负责奥运会欧洲地区电视版权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