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证据呢?在哪儿呢?”杨铮端坐着问道。
沈贞一刻都不耽误,赶紧回道:“杨大人,下官已经将证据,仔细收在家中的书房内,放在木架子的匣子上。”
杨铮立刻派人去取。“你们去将东西取来。”
“是,尚书大人!”刑部官员立刻去取。
沈贞本想说几句话,看到他们离开,就只能将刚到嘴边的话,又给吞了回去。
随后杨铮又继续审问,但在沈贞口中却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杨铮只得放弃了继续盘问。
半个时辰后,刑部派去搜查的官员回来了,手中还拿了一个匣子回来。
“大人,匣子已经取回来了。”随后将匣子交给杨铮。
杨铮打开匣子,仔细翻阅着里面的证据。
仔细看了眼里头的内容,写的倒是看着很有条理,但却没有确切的证据。
“就这些?你手里没有其他的了?”杨铮看着手中的东西挑眉问道。
沈贞看了一眼杨铮,点点头,“是的,杨大人。下官只有这些证据,其他的在惠安县县令手中。”
“这其中提议的,比如这一份,知府受贿两万两,那又是何人行贿的,你可知是谁。还有通商口岸账本作假,可有账本?”
杨铮反翻看了几章,就指着几处地方反问道。
沈贞一时语塞,关于这一点他还真不知道。因为,现在他手中的这些证据,都是黄仁轩交给他的。
“这……”
一时说不出来顿时有点着急,沈贞此时倒是有点怀疑。
黄仁轩所说的,他手里的证据难道不齐?
杨铮看他这副迟疑地模样,就继续问道:“怎么?沈贞,你手里就没有其他证据。”
沈贞结结巴巴地,随后吐出一口气,才张开口道:“大人,下官手里只有这些。至于剩下的证据,想来应该在惠安县县令手中。”
杨铮皱起眉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沈贞,“证据在他手中,那为何又让你上报朝廷?惠安县县令既然委托让你检举,那怎么没给你留下充足的证据。”
沈贞被这么一问,顿时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如今杨尚书这样的话,一下子就让他有点傻眼了。
他是信任黄仁轩所说的,以及他拿来证据,两人又是好友,才出手帮忙的。
杨铮看他这样就知道,沈贞根本就一问三不知,也懒得和他继续说废话了。
同时,如此下去,又没有全面的证据,继续问的话,只会更加浪费他的时间。
沈贞回过神来,本想开口说着来,杨铮却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算了,你先回去吧。”杨铮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刑部公务繁忙,他手头还有不少公务需要处理。
要不是这次是陛下的传召,又叮嘱让他亲自审问,这件事他早就交给手下的人去处理了。
如今已经耽误了不少事,不然下值都要拖延一段时间了。
见杨尚书让他离开,可沈贞的话还没说完。沈贞忙开口道:“杨大人,下官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