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知府郑重地点头:“下官明白,两位大人请放心,下官也盼着尽快处理妥当。”
三人商议好之后,就开始行动起来,灾民们本来一听要征徭役,纷纷都想逃难离开安南省。
可一听官老爷说,修堤坝可以保证他们吃饱,而且尽快修好堤坝,他们才能回乡安居乐业。
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有户籍逃难是没什么,逃徭役的话,怕是被抓到了就没好下场,而且他们没钱没粮逃难怕是会死在路上。
最终灾民中的青壮年,都纷纷踊跃让村长将他们的名字报上去,徭役虽然苦,但好歹能给他们吃饱饭,所以灾民都纷纷选择去服徭役。
另一边
工部侍郎向韶,立刻派人寻找石料,几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一座山上发现了大量的石料。
立刻让邬通判安排灾民前去开采石块。但是石头开采出来,运输石料又成了新的问题,这里的山路崎岖,运输非常困难。
“邬大人,这样下去不行,怕是半年时间,都运送不了多少石头。”
向韶皱着眉头看着山上的灾民手搬肩抬,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邬通判自然也知道,可实在是没办法。
“向大人,这里山路崎岖,只能是依靠人力,所以,速度是有点慢了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牲畜呢!”向韶问道。
邬通判只得解释道:“大人,出现了水灾,不少人连家当都没拿,这牲畜更是……”
向韶皱着眉头问道:“这样实在太慢了,怕是半年都修不好堤坝,到时安南省再来水灾,邬大人你觉得后果谁来承担?”
邬通判额头冒出冷汗,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向大人,下官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从周边县,征调一些牲畜过来。”
向韶微微颔首,“嗯,此计可行,但动作要快。”
“等等!”
二人抬头看了一眼,见来人是纪知府。
“纪大人,你怎么来了!”
纪知府笑着回道:“向大人,下官得知这儿运输不便,便找了守备借了点东西,看看能不能解决!”
向韶迫不及待的问道:“哦,那可太高了!老夫正为此事犯愁,没想到竟然来了及时雨!纪大人,你可有法子解决?”
“自然是有的,黄守备。”纪知府点点头。
“黄郯,见过诸位大人!“黄守备拱手道。
“黄守备,不必客气!快说说,什么法子!”向韶不想来这些虚的立刻催促道。
黄郯就将事情说了出来,“向大人,朝廷给配了一批火器,里头有不少手雷和地雷。下官还未曾动用,听说有开山凿石的效果,不如拿来山里试试看,能不能平出一条山路。”
向韶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黄守备,此事老夫会禀报陛下,到时这责任由老夫来承担,总不能让你们背责!”
“向大人,多谢……”
向韶抬了抬手制止了他的话道:“快试试看吧!”
“那下官这就去准备!”黄守备立刻去安排。
黄守备雷厉风行,很快就安排好了人手准备尝试用火器开山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