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群体人数最多,如今因为中原各地都在胡人的铁蹄下,故而多者十数万,少则数万,游荡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他们没有训练,没有防甲,有的只是手中的棍棒、农具,为了求活而战。
不过游牧部落的牧民,在战事也会聚集起来作战,他们因为先天优势,战力要强于普通流民军,只不过肯定挡不住正规军。
但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位于幽冀大地的“乞活军”,虽然也是斩木为兵,但是凭借着北方容易获得的战马资源,实力直逼正规军。
只是他们人数太少,一般以千人的数量出现,又太过于分散,故而不成体系。
六月二十七日
白枢领兵抵达邯郸,与司马交战于邯郸城下。
司马交溃败,由于白国骠骑追的急,司马交只得绕过邯郸,朝着易阳而去。
此战白军斩首九百,俘获三千人。
六月二十九日
白枢攻占易阳,司马交接着败退至曲梁。
同日,白安东将军元安,在阴安击溃顿丘太守田普与阳平太守岑存的三万联军。
田普引溃兵退入顿丘城,岑存被白军俘虏。
七月二十日
元安引兵包围顿丘,顿丘太守田普带着五千守军,誓死不投。
元安四面围住顿丘,然后另派破虏将军白德领兵五千,带着岑存,攻取阳平。
七月二十五日
白枢一路攻破曲梁、广年诸县,并在广平南五十里处,击败司马交埋下的伏兵,兵临广平城下。
司马交一面据城力守,一面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急忙派人向王浚、刘琨等求援。
八月三日
元安在城内大户的配合下,于夜间袭破顿丘南门,顿丘城破。
田普自缢于府衙,以下三千守军,皆降。
八月四日
顿丘下属卫县,递交降表。
元安留下偏将领三千人驻守顿丘,等待朝歌安排,接收卫县,自引大军向阳平而去。
八月十日
阳平在岑存的配合下,各县纷纷传檄而定,只有清渊,因为有司马交军队驻扎,没有投降。
八月十五日
元安、白德兵临清渊城下。
在元安秘密与城中官吏联络下,清渊县令于当夜,带着县丞、县尉等二十余小吏,以及数十名衙役,劫持了司马交派来驻守清渊的主将,逼迫其开城投降。
八月十六日
元安不费一兵一卒,使得晋军驻扎在清渊,用来防备侧翼的三千人,皆降。
八月十九日
元安动身,继续向北,支援广平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