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研制极大促进了华夏医药的发展。
使得传承数千年的经典药方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也是得益于当朝皇帝的重视。
隶属于商业司,由太医署提供药方、技术支持的中成药工坊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如今已经发展成数万人的规模。
形成了从药材收购,到加工、售卖的完整产业链。
造福于民的同时,还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另外。
太医署招收医药学子的人数也超过万人以上。
在宇文衍的提议下,朝廷设立了“大周皇家医药学院”。
专门用于培养专业的医师,以及医药从业人员。
最令宇文衍欣慰的是手术堂的发展。
特别是针对剖腹产。
太医署已经培养出上百名熟练执刀的女子医官。
并在京城成立了首家“妇产医馆”,专门接待生产孕妇。
在皇帝的极力关注下。
太医署秉承“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宗旨,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也得到京城,乃至天下所有百姓的交口称赞。
青霉素的问世。
更是把华夏医药推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甄权还奏报皇帝。
太医署对于牛痘接种取得重大进展。
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即将就此得到防治,拯救成千上万的性命。
宇文衍闻之实在是太开心了。
吩咐墨言准备几道精美的下酒菜,留下太医令一起用膳。
可能是心情愉悦的缘故。
皇帝和甄权两人,喝掉了整整一坛五斤装的“十八珍”。
酒足饭饱后。
有些上头的宇文衍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为太医署写下“华夏医药,天下无双”的墨宝。
甄权大喜,躬身谢恩后珍重地收好。
打算回去后,制成牌匾,悬挂于太医署正堂之上。
……
又是一年腊月。
天元二十八年来到了尾声。
神州大地自从南北统一后。
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朝廷大力推行开荒垦田,耕地得以大量增加。
均田制下自耕农解决了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