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果得日月精华,竟自行化形,成一童子,号扶桑童子,平日在大日光明佛座前听用,颇受喜爱。
然此童子在灵山日久,见佛门近来屡屡受挫,
又听闻下界为妖可享逍遥,更可借阻挠取经分润气运,
不由得凡心躁动,贪念渐起。
这一日,扶桑童子趁大日光明佛入定之机,竟偷偷盗取了佛祖两件重宝——大日浮屠与黄皮葫芦。
这大日浮屠乃大日光明佛采集太阳精金、融汇无量光明佛法炼制,专擅镇压困敌;
黄皮葫芦看似寻常,内蕴乾坤,能收人纳物,厉害非常。
扶桑童子得了宝物,心中狂喜,自忖有此二宝在手,何惧那孙悟空?
当即溜出灵山,径往西牛贺洲寻了一处险峻山岭,施法力凭空起了一座庙宇,牌匾高悬,上书“小雷音寺”四个鎏金大字!
其则摇身一变,化作如来佛祖模样,端坐殿中莲台,
又点化些山精树怪充作罗汉、菩萨、金刚、比丘,专等唐僧师徒到来。
却说唐僧师徒离了火焰山,一路餐风宿水,行了数月,正值残冬。
这一日,忽见远祥光霭霭,彩雾纷纷,隐隐有钟磬之声传来。
仔细看去,竟是一处楼台殿阁,宝相庄严。
三藏肉眼凡胎也看的分明,大喜道:
“悟空,你看那里是何去处?怎有如此祥和之气,莫非是到了灵山脚下?”
孙悟空凝神细观,只见那处:
楼宝座,上刹名方。青松带雨遮高阁,翠竹留云护讲堂。霞光缥缈似龙宫,彩色飘飖如沙界。朱栏玉户,画栋雕梁,端的是一处佛门圣地。
然而悟空火眼金睛却看出些端倪,忙道:
“师父且慢,这地方虽似雷音,却路道差池。观此景象,禅光瑞霭中隐有凶气,恐怕不是善地。”
唐僧却见那处祥光万道,瑞气千条,又有钟磬佛号,心中早已认定是佛地,闻言不悦道:
“悟空,既有雷音之景,岂可错过?纵非灵山,亦是佛寺,我等理当参拜,岂可以疑心断了善缘?”
猪八戒也在一旁撺掇:
就是就是,师父说得对!说不定是哪个菩萨的道场,正好去化些斋饭,老猪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沙僧道:“不必多疑,此条路必然经过此处,是不是一见便知。”
孙悟空拗不过师父,只得应下。
到得山门前,只见那朱漆金钉的山门之上,高悬着一面巨大的匾额,
以纯金打造,在日光下烁烁放光,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上面龙飞凤舞提着三个斗大的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