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启懂事道。
“那你们等会儿喝什么?”
“谁家都能找口水喝,叔叔你快去上班吧,谢谢你。”
“行,中午我从食堂带些饭来,咱们一起吃。”
柳专治说道。
“嗯嗯嗯嗯嗯,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
心里很是温暖。
“居委会那边,我正在找关系,等摸清了关系,再给你们安排,这几天先委屈你们了。”
柳专治说道。
“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泣不成声,已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柳专治在科学院工作,地位很高。
居委会那边,也给他面子。
很快就和居委会谈好了。
两个孩子,不送去孤儿院,居委会给他们安排住处。
送去附近的学校读书。
柳专治时常去看望他们。
两个孩子,把柳专治当成了亲人。
转眼到了1984年,也就是十二年之后。
这一年,柳专治35岁了。
当时科学院要在内部,搞两个研究室,从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向,一起进发。
柳专治在科学院,工作也十多年了,无论是威望,还是人脉,都很深。
他牵头,招揽了十名科研人员,开始在科学院的支持下,以2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京城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这就是耳关相心的前身。
后面,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倪光北教授,让他带着自己的汉卡技术,来到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谁能想到,倪光北教授那么信任他。
他后来,却走上了“倒爷”的不归路。
“新技术”发展,徒有虚名。
帮助他起家的立本之道——科研室,他一再打压。
在“二手科技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快,柳专治和倪光北在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分歧,就逐渐展现了出来。
那时候,公司已经更名为了“耳关相心计算机集团公司”。
业务也越做越大,员工也越来越多。
倪光北教授,想让公司,坚定地走“自主科研”的道路。
提高科研室同志的待遇,留住尖端科研人才。
而柳专治,则是希望,把钱花到营销打广告上去。
他敏锐地发现,在当时龙国,“百废待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