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苏瑶靠在他肩上,“你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三、少年的心事
下午放学,李渊去接李阳时,发现他没跟同学打闹,而是一个人蹲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对着地面发呆。
“怎么了?”李渊走过去,在他身边蹲下。
李阳抬起头,眼睛红红的:“爸,我是不是很笨?”
“怎么这么说?”李渊皱眉。
“今天数学小测,我又没及格。”李阳的声音带着哭腔,“王老师说,以我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根本没戏。我是不是……是不是给你丢人了?”
李渊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调皮捣蛋,成绩总是倒数,父亲每次开家长会回来,都会用皮带抽他,边抽边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他伸出手,轻轻揉了揉李阳的头发:“不丢人。”
“真的?”李阳抬起头,眼睛里满是不确定。
“真的。”李渊看着他,“我像你这么大时,数学才考了40分,比你还惨。”
李阳愣了一下,随即破涕为笑:“真的?”
“骗你干嘛。”李渊站起身,“走,爸带你去吃牛肉面,加双份牛肉。”
面馆里,李阳吸溜着牛肉面,眼泪还挂在脸上,却已经开始跟李渊说学校的趣事。李渊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给他夹一筷子牛肉,心里却在想,自己小时候要是有个人能这样跟他说说话,或许就不会那么叛逆了。
“爸,我想报个数学补习班。”李阳突然说,“王老师说,有个老师讲课特别好,就是有点贵。”
李渊点点头:“报!多少钱爸都给你出。”
“谢谢爸!”李阳的眼睛亮了,像点燃了一盏灯。
走出面馆时,夕阳正浓,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阳突然说:“爸,等我长大了,也当警察,跟你一起上班。”
李渊停下脚步,看着儿子认真的脸,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好啊。”他说,“到时候我教你怎么修水管,怎么换灯泡,比抓小偷实用。”
李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巷子里回荡,像一串清脆的风铃。
四、厨房里的“军事演习”
晚上,苏瑶在厨房做晚饭,李渊在旁边打下手。李阳在房间写作业,李悦在客厅看书,偶尔传来几句兄妹俩的拌嘴声,充满了烟火气。
“明天是周末,带孩子们去公园放风筝吧?”苏瑶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说,“阳阳念叨好久了。”
“好。”李渊点点头,“我去买个大的风筝,上次那个太小了。”
“别买太大的,不好控制。”苏瑶说,“就买个普通的蝴蝶风筝就行,悦悦喜欢。”
李渊“嗯”了一声,把洗好的西红柿递给她。他看着苏瑶忙碌的背影,突然说:“瑶瑶,谢谢你。”
苏瑶愣了一下:“谢我什么?”
“谢谢你等我回来。”李渊说,“谢谢你……把这个家撑起来。”
苏瑶转过身,眼睛红红的,却笑着说:“跟我还客气什么。”她走过来,轻轻抱住他,“你知道吗?每次收到你的家书,我都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好像你就在我身边一样。”
李渊紧紧地抱住她,仿佛要把这五年的亏欠都补回来。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还在嗡嗡作响,锅里的菜发出滋滋的声响,客厅里传来李阳和李悦的笑声,这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温暖。
五、深夜的警笛
凌晨一点,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夜空。李渊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左膝的旧伤在骤然起身时发出剧烈的疼痛,他却顾不上这些,下意识地伸手去摸枕边的枪——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片冰凉的床单。
“怎么了?”苏瑶也醒了,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迷糊。
“警笛声。”李渊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远处的街道上,一辆警车闪着红蓝交替的灯光,正朝着城南方向驶去。
“会不会是……”苏瑶的声音有些担忧。
“没事,有同事在。”李渊安慰她,心里却有些不踏实。他知道,当警察,就意味着随时可能被紧急呼叫,意味着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无法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