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姜志远不争气,没给她生个亲哥。
周文雍为什么对她好,姜淳于当然也知道,人是林老亲自从宁城挑的。
当然会告诉她周文雍的来历,和他身后的人脉,还有他的本事。
怎么说的,反正是个青年才俊,就算不投靠林家,也会有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只是路没那么平坦,进步也不会那么快。
能走大道,谁还想走乡间小道。
姜淳于接受周文雍对她的照顾,但也没太理所当然。
哪怕是有条件的好,也是要相互成全的。
姜淳于拎着篮子,从屋里出来,必须要穿过大食堂的就餐的大厅。
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基地的人是真的多。
今天晚上的食堂格外热闹,乌泱泱的都是人,男女老少,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不过,人虽然多,但是大家的整体素质看上去都很好。
不吵不闹,队伍有些乱,偶尔也有人插队,但是没有骂人也没有打架的声音。
她们吃饭的时候,食堂那边刚刚开饭,等她吃完,这边还有人在吃饭。
可能是因为晚饭后不用上班,大家都不急。
因为周文雍他们进山了,所以今天食堂有肉菜。
不过这个肉菜也不是随便打的,得另外花钱。
基地是发饭票的,正常一个工人,一天三顿都是可以在食堂解决的。
要是不需要饭票,自己开火,也可以拿饭票换粮食。
如果一家在这,有孩子的话,单靠上班人发的饭票是不够吃的,得自己花钱和基地兑换。
基地上拖家带口的不多。
基本都是夫妻俩一起在基地上班,然后孩子交给基地上学,小的还有幼托。
实在不行,还可以带着家里的老人来帮忙照看孩子。
不过单身来支援三线建设的更多。
姜淳于记得自己在哪一本资料上扫过一眼,好像就是因为太多的人离乡背井,所以引发了离婚潮。
那些离开大城市来去支援三线的,很少有家庭跟着一起走的。
他们要考虑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教育等等问题。
长期分居的不少,但是也有抛妻弃子,在基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