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了两个多月,三千块,卖了出去。”
“就这么简单?”
“对,就这么简单。”
“听起来跌宕起伏,但是也。。。”董青卿有些失望。
“也不过如此是吗?”林寒玩味的看着董青卿。
“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
“林博士说过一句话,发财很容易,只要你完全判断对了一件商品的买卖点。
也就是择时的重要性。”
董青卿有些迷糊,感觉有些道理,但还是理解不透彻。
“我再给你讲个故事。
永安机械有个国外进口的机械出了故障,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请来了外国专家,经过一个小时的研究和观察,他用粉笔在机器上画了一道线。
切开以后,接好里面的电路,机器就修好了。
外国专家要价一万零三块美刀。”
“这么贵?”董青卿这时候还没看过这种读者上面的文章,被林寒唬得一愣一愣的。
“永安机械的负责人也这么问?你猜外国专家怎么说?”
“您请讲。我洗耳恭听。”
“划线值三美刀,知道在什么位置划线,值一万美刀。”
轰。。。
林寒讲完故事之后,董青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后。
这年头这种意林读者文章对没见过世面的华夏人,杀伤力爆炸。
永安机械的故事再加上股票认购证的事情,看似没有联系,却充满了浓浓的哲学味道。
择时,细节,实践。。。
太不可思议了。
想到林寒是被林博士启发,董青卿对林博士这个神秘而被全沪上企业家推崇的人有了更多的兴趣。
“小林厂长您对林博士的事情还有多少了解,可以多讲讲您和他的事情。”董青卿似乎忘记了今天采访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