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指了指茶馆外一个卖烧饼的小摊子。
李渊主仆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明显右腿有残疾的中年汉子,带着两个五六岁大的双胞胎男孩在卖烧饼。
摊前有七八人正在排队,明显看得出来生意不错。
汉子很忙,脸上却挂着笑,两个小孩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帮着父亲递递东西,收钱之类的。
“那个是王叔,以前做徭役的时候被打断了腿,王婶子身体也不太行,一家人过得很艰苦,那对双胞胎从前瘦得跟皮包骨似的。”
“可自从县令大人来了之后,就请王婶子去工坊做工了,有了工钱,王婶子一家好过了很多,有钱给自己买药看病,也有钱养活两个孩子和丈夫。”
“后来,王婶子攒了一些钱,便给王叔支了个卖烧饼的摊子,因为手艺不错,故此生意很好,那一对双胞胎也慢慢被养了起来。”
“现在他们应该跟我一样,希望多赚些钱送两个孩子上学堂。”
“您说,若不是日子有了盼头,他能笑那么开心吗?”
“你说的对!”
李渊嗓音沙哑:“他们是个例吗?”
“当然不是。”
小六子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不就是另外一个例子吗?”
“去年这个时候我都想把自己卖了,弄点钱给妹妹生活。”
“县令大人来了之后,最先关照的就是我们这些已经快活不下去的人,然后才是其他人。”
“我跟王叔这样的例子可太多了,数都数不清,所以我们才这么感激县令大人啊。”
直至此刻,李渊已经彻底明白为什么小六子一口一个县令大人有多好了。
也明白为什么渭南县的百姓个个面带希望了。
就像小六子说的,努力有了回报,付出看到了结果。
通过自己的双手,能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命运,日子有了盼头。
带来这一切的陈衍凭什么不受到爱戴呢?
即使他从未露面,即使他从未在公堂主持公道。
却依然在百姓心中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相信他在做实事,一心为了大家着想。
“二郎,你有福啊。”
李渊复杂道。
“老爷,大公子也有福。”
李福顺忽然说。
李渊一愣,反应过来李福顺指的是李承乾,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对对对,他们都有福。”
“有福好,有福好啊!”
小六子望着突然奇怪的李渊主仆,挠挠头,然后继续小心喝着自己的那杯茶。
这茶可贵了,他平时可舍不得喝。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有人喊:“快来,县令大人和太子殿下来了,说是要庆祝新店开业!”
县令?!
太子?!
这两个词一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李渊马上就见到了陈衍在渭南县的威望,无数百姓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后,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事,急匆匆地往一个方向跑去。
小六子更是激动不已,很想跟着过去,但又舍不得自己的一贯钱,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李渊放下茶杯,“福顺,结账,咱们也去瞧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