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户为了反抗官府强征番薯种,一把火烧了知府衙门,领头的老农被当场打死,尸体吊在城门上示众。
第361章他比朕强!
“杨怀贞。”
李承乾的声音比殿外的雨还冷,
“苏州知府王敬,是你去年举荐的吧?”
杨怀贞猛地出列,直接跪倒在了地上,声音颤抖的回道:
“陛下,王敬任上三年,番薯推广政绩全国第一,臣。。。。。。”
“政绩?”
李承乾突然笑了,把奏报扔到了他的脸上,
“用百姓的骨头堆起来的政绩?
王敬为了凑齐十万斤番薯种,让兵丁闯进农家,连留着过冬的种薯都抢,这也是你教他的?”
奏报散落一地,其中一张飘到了英国公李绩脚边。
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番薯,旁边用血写着“官逼民反”。
李绩弯腰捡起,指尖在血字上捻了捻,突然咳嗽了起来:
“陛下息怒,苏州之事。。。。。。或有误会。”
“误会?”
偏殿的珠帘突然被掀开,李世民拄着拐杖站在那里,玄色常服下摆沾着泥点,
“朕刚从大理寺过来,苏州送来的卷宗里,有七具孩童尸体,肚子里全是树皮。
这也是误会?”
殿内瞬间死寂,只有雨点敲打着琉璃瓦的声响。
杨怀贞的额头抵在金砖上,血珠顺着眉骨往下淌:
“臣失察,请陛下治罪。”
“治罪?”
李承乾突然踹翻案几,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
“去年朕就说过,推广番薯要循循善诱,谁让你们强逼百姓?!”
李绩突然抬头,破天荒的开口求情道:
“陛下!如今北疆军粮告急,苏州若不能按时上缴番薯,玄甲军就要断粮!
王敬虽急功近利,却也是为了军国大事!”
“军国大事就该拿百姓填肚子?”
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个穿青色官袍的年轻御史捧着笏板,踩着雨水走进来。
他叫马周,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因弹劾吏部侍郎被降职,今日却敢在太极殿直言。
“马周!你敢以下犯上!”李绩怒喝道。
马周却径直走到殿中,将一份卷宗举过头顶:
“陛下请看!
苏州各县上报的番薯产量,比实际多报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