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们又有什么发财的路子?”
小马丁眼神一亮,靠着苏联黄金期货一案,小马丁在华尔街一炮而红,成了标准的金融新秀。加上他老子在华尔街的威名,小马丁彻底脱离了实习期,成了正儿八经的金融家、银行家。跻身于华尔街的上流,成为真正掌控这个国家的人的一份子。
“,你想什么呢。"奈尔不由得笑了出来。
这小子果真是个钻进钱眼儿的人,从出生就和钱打交道,学得是经济,干得是金融,和钱永远捆绑在一起咯。
“有钱大家一起赚嘛,我这不是还能帮你们多弄点本钱。“小马丁心情好,嘻嘻哈哈的。
“我这是准备筹钱,《纽约时报》的大老板奥克斯先生不是去世了嘛。“奈尔不怕小马丁知道这个事,因为这事知道的人多了去了。
现在下场争夺《纽约时报》的人就不知凡几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原来如此……“小马丁给奈尔倒了一杯雪莉,翘起了二郎腿。
“要价很高,不瞒你说,我这边都凑不起来。“小马丁当然知道奈尔说得我们是谁,还不是塔夫脱家族咯。
“家大业大,总是难免嘛。"小马丁很是清楚大家族的这种情形。
本身自己也是大家族出身的小马丁,很清楚许多大家族都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毕竟不可能代代子孙都是贤明有道的,虽然通过精英培养,这帮人也不可能太过于废物,但是在花钱上,绝对是远胜于先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洛克菲勒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出行还是坐的火车二等座,住的也是一般的酒店。他儿子就不同,因为是含着金汤匙长大。所以出行都是整节车厢的豪华大包,住的是套房,凡事极尽奢华排场。
赚得到钱,那这个排场自然能维系。赚不到钱,垮的就很快了。
“所以这不是上门来找你了嘛。“奈尔其实还打了别的主意,要是钱凑不够,就靠小马丁的面子去借。
反正塔夫脱家是大地主,还有各种产业和金融证券,有的是抵押品。只不过这种大家族,只有一部分人在负责挣钱营生,手里没有那么多的现金罢了。
“好!你稍等,我帮你问一下。“小马丁也不废话了,起身打电话。
奈尔也没有刻意的听,三两句之后,小马丁便转身朝奈尔露出了一个微笑。很显然,这笔钱还是有着落的。
“按照当初的约定,千分之二,没有问题吧。“小马丁示意奈尔跟着一道出门。
钱肯定不是在他这儿领取啊,要领也是去摩根士丹利领。人家才是投资大佬,调动数千万美元,去赌俄国人会兑付黄金。
“没问题没问题。“奈尔顺从的跟着起身。
一千万美元的千分之二,那就是两万。当时整个生意调动了不下五千万。重点是苏联的黄金期货是被严重低估的,没有人愿意购入。等到苏联的黄金送去巴黎,这笔钱直接就翻番了。所以理论上奈尔总能抽到个十万。
小马丁轻快的带着奈尔进入摩根士丹利的办公大楼,再次走进这地方,奈尔只感觉这地方有一种刺人的冰冷感,看着好像挺明亮的,但就是不舒服。不过来这儿是拿钱的,心中当然喜洋洋的。
照旧是上次那位出言招揽奈尔来实习的高级合伙人,递给了奈尔几张银行本票,面额全都是一万美元,数了数,果然就是十万块。
人家还示意奈尔,将来有没有兴趣做院外游说人,摩根士丹利很愿意雇佣一位像奈尔这样,和国会议员有关联的人,来为自己服务。
至于院外游说人,咱们以前多次介绍过了,懂得都懂。摩根士丹利希望有更多的游说人,能够影响国会的政策,必要的时候花两个钱,对他们这些资本家而言,算什么呢?
其实这倒是满符合奈尔的职业打算的,咱们的近期目标是辅助威尔基打赢南方电力公司诉联邦政府以其法定代理人罗斯福总统一案,中长期目标是协助威尔基竞选1940年的美国总统。远期愿景,那是敞篷车上笑哈哈。
在短期内,贴近权力,做一做院外游说人,还蛮不错的。
只不过现在奈尔还没有这个心思,只能表示自己会考虑这个建议,毕业之后再议。人家也不心急,只说随时欢迎。只要你奈尔·盖拉格能够和国会议员搭上话,那么你就有被华尔街收买的资格。
“你如果还缺的话,我可以帮你办理抵押贷款。“小马丁拍了拍奈尔的肩,一副包在大哥身上的表情。
“明白!“奈尔比了个懂得表情,回转塔夫脱家。
算上咱们自己身上还有的,奈尔能掏三十万美元出来。如果去问弗雷德里克借的话,大概也还能再借个三十万,就这么多了。
查尔斯看到奈尔掏出来的银行本票,倒也不是非常的惊讶。毕竟几百万的钱他也是见识过的,只是他让奈尔暂时把钱收着,等真要用再说。
两人正说着,塔夫脱也赶了回来。奈尔立刻迎上去,询问他有没有找到什么办法,能够搅黄《纽约时报》收购案。
“有!”
塔夫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完,然后便止不住的同众人说了起来。《纽约时报》对自身标榜的就是严肃、庄重、富有教养,号称只报道真实的新闻,绝对不搞什么黄色新闻,也不播报假新闻。
既然如此,想要捏住索尔兹伯格的命根子,那就得从新闻本身上面下手。或许有人会想着,是去攻击他新闻的真实性,或者是别的什么。但是这无非也就是打起口水官司罢了,并不能立刻影响到整个报纸的交易。
想要令交易暂停,需要一个让索尔兹伯格暂时觉得舍掉《纽约时报》会很亏,会令他蒙受某种损失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什么?奈尔一时间想不到,但是塔夫脱想到了。
普利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