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就是外国都看明白了日本会打中国,然后希望中国和日本打成一团,不要影响到其他地方。所以苏联愿意支援常公,美国后来也愿意支援常公。
你总不能以为是爱吧?
在美国人眼里,显然花几个小钱,让日本人和中国人打成一团,是非常合算的一个生意。罗斯福如此认为,威尔基也是如此认为的,因为此时的中国值这个价钱,真的能拖住一部分日军。
“我个人觉得与其直接的经济援助,不如军事援助来的好。“奈尔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
你把钱给了常公以及他那个刮民党政府,指不定有多少被人给吞了。但是你要是把枪支炮弹拿过来给常公,那可就未必了。一来常公爱微操,而且对他的嫡系部队比较重视,会尽全力武装他们。
二来也是很简单的,就算他手下的黄埔好学生们,把枪拿去卖给了另外一支部队,谋取了私利,那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美国人的目标是这枪拿去打日军,不论这枪落在了常公手里,还是另外一支部队手里,起码在45年以前,大致上是去打了小日子人呗。
结果没错,那就没错。
甚至换种角度来看,巴不得他常公手底下的好学生们多卖点过去呢。替他们的校长,多弄一点好对手,也是不错的。
“而且还可以拿来换取中国的原材料。“威尔基是个商人,是个美国商人,那自然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让常公用军需物资来换枪支大炮,常公也不算吃亏不是。总之那洋枪大炮给到了他手里,就算临场听一声响儿,只开了一炮,打死了一个日本兵,那也是赚。
这里多杀一个日本兵,美军将来在太平洋小岛上就少一个敌人。
总之奈尔来了之后,就给威尔基打开了思路,多了一个商量的人,自然方便不少。要不人家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呢,思路多了,办法也就多嘛。
“清江浦那边情形如何了?”说到军用物资这个事情,奈尔自然要问问。
“一切顺利!“威尔基帮着柯立芝招募了人手,建立了公司,加上有美军帮场,业务扩张的很快。
当然手段肯定也是用了一点的,只不过帝国主义列强,本来也不是多文明的。再说了,那地方土豪劣绅一大帮,能在市面上被威尔基和柯立芝用手段的,十有八九也不是什么好人。
“听说那玩意儿已经被列入了军需物资名单?“奈尔和威尔基在跑狗场下车。
没有错的,就是跑狗场。英国人有跑马场,所以为了和英国人有所区别,并且保证我们法国人也很厉害,绝对不会输给英国人,于是法国人办了一个跑狗场。这地方到了后世也是上海一景,说出来很多人应该知道。
上海文化广场。
如今则是和跑马场相提并论的“声色犬马"之处,旁边饭店、歌舞厅、酒吧什么的一应俱全,是个销金窟。
“还不是塔夫脱在华府运作的好。"威尔基招呼司机在原地等着,顺道抽出一张一元的关金券,当做小费,打赏给了那个司机。
之前因为市场混乱,而且到处都在套购白银,中国几个大银行的纸币一波大崩。最后没办法了,只剩下关金券最坚挺。所以但凡是个有点势力的,都兑换关金券使用,很多东西的结算也需要依靠关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