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美利坚,难道还不会站在道德高地上面,谴责一个小小的日本了嘛!
底片被去而复返的白宫和国会秘书们直接截留了,当然照片还是交给了匆匆赶来的《生活周刊》编辑。人家非常感谢鲍勃将这样重要的照片带回了美国,一再的表示了谢意。
当然人家也问了底片的去处,得知是被白宫拿走,作为站上道德高地谴责日本的筹码之后,编辑只是欢喜。
在上海的同僚把这照片发回美国,就是希望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产生足够的影响力,震慑日本的侵略行径。
但一码事算一码事,《生活周刊》的编辑立刻回去发特刊了。
没别的原因,将日军的暴行向全世界公开是一回事,增强本社的影响力又是一回事嘛。先于国会发布是吧,能够在全美先名声大振一次。
周刊的编辑动作奇快无比,当天下午就发出了特刊。头版头条,大版面刊登日军在上海攻击无辜平民的照片。
原本美国国内就对于深陷战火的上万侨民十分关心,这一看到日军不讲国际公约,见人就杀,那真叫一个群情激奋。
白宫和国会方面本来就憋着一口气,当即以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的名义,公开谴责日本。那句话咋说来着,我们愿意提供除了实际支援以外的一切援助,声援什么的是吧。
美利坚什么时候不是睡眦必报的性子了。
日本政府当即反驳美国政府的谴责,说当时上海火车站正在调运中国士兵,对于中国士兵的攻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那个在地上痛哭哀嚎的小男孩,不过是美国记者从其他地方抱来的,用以编造日军犯下战争罪行的伪证。
等的就是你这句,然后白宫方面就公布了其余的照片,包括小孩旁边被炸死的母亲,以及同样受伤,却立刻赶来救助孩子的父亲等照片。
况且美国有人证,先总统塔夫脱阁下的大侄儿鲍勃就在上海火车站现场,他被邀请到了新闻发布会上面,向全世界的媒体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重点是美国公民被日本轰炸了!
你得先唤起美国人同仇敌汽的心气,才方便继续在全世界宣示日军的暴行不是。而且鲍勃还说现场一个中国士兵都没有,全都是逃难的平民,有超过一千八百人。他亲眼看到各种破碎的肢体,散布在自己身边……
证词非常的完美,当场说得两个女记者都哭了。美国国内掀起了保护上海美国侨民,对日本进行军事禁运的大规模舆论。
一听到说要军事禁运,日本政府到底就怂卵了。
原本还准备和米国鬼畜争一争的,这下争个屁。美国的石油德国小胡子买的飞快,根本不差你日本一个买家。你不买有的是人要买,别搞得好像顾客就是大爷了。
于是日本一方面在上海加强出入审查,严控内外信息流动。对于外国侨民的包裹,也多加甄别。一方面派出了一名专门的使节,过来向鲍勃本人,以及家属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鲍勃的医疗费用。
消息传到奈尔耳中,不由得呵呵,这小日子处理的手段,果然只有这点啊。历史上的"帕奈号事件"发生之后,因为日本的航空兵没有能够把美国海军士兵全部灭口,于是消息就传回了美国。
美国老百姓那叫一个群情激奋,完全就和现在一样,不仅要求政府谴责日本,还要求对日本展开禁运。于是日本飞速服软,立刻表示是自己的航空兵没有甄别美国军舰上的星条旗,这名航空兵会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然后就是直接派遣大使向美国道歉,按照帕奈号的造价,全额向美国政府赔偿。对于遇难的美海军官兵,均作出了相应的抚恤。最后甚至还命令民间团体去往美国,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和道歉。
瞧瞧,这会子日本政府大约还没有板载入脑,多少知道一点轻重。
至于对美国援华航空队的抗议,到这里也不了了之了。日本那边应该又一次体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命门被美国拿捏着。要么把美国干趴下,剩下的一切都好说。要么就乖乖认怂,别跳的太厉害。
总之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论是对中国而言,还是对鲍勃本人而言。中国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支援,现在在空中和日本航空兵打得有来有回。
美国的陆军航空兵确实没有什么经验,水平也差强人意,但是飞机多,而且新。重点是不怕飞机损失,反正有常公买单。所以尽敢与日本海军航空兵一战,无所顾忌
相比历史上的战局,日本推进的更慢,受到的损失更大。连那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喊得都不凶了,因为已经打了两个多月,到现在上海也没打下来。
当年威尔基和奈尔还说上海也就坚持一个月到两个月,他后面苏州以及江阴的防线都是破烂,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结果国军不仅顶住了,还打得挺像那么一回事,兵力也没比日军多多少。
说得更深层次一些,一场仗令美国白宫方面意识到中国军队也不算是非常差劲。不是三十多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那个一触即溃的状态。
美国当然看不上日本,可日本作为工业国对上中国还是有巨大优势的。在如此情况下,中国能够顶住。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中国军队是可以拖住相当数量的日军的。
这一点在未来美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说句实在话,罗斯福当然希望是拿中国人的命去换日军的命,最好中国凭借四万万五千万的人口优势,把日军士兵都给拖死才好呢。花两个小钱,让中国人顶在前面,非常符合美利坚的利益。
另外就是鲍勃,作为塔夫脱家族出身的年轻俊才,原本还想着去做生意,为家族搞钱。现在突然在全美都有了极高的曝光度,几乎是家喻户晓。这样的人再拿去做生意就浪费了,应当趁势参加民选,搏一个名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