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小镇青年在美国 > 第611章 不败而败(第1页)

第611章 不败而败(第1页)

有了儿玉誉士夫的帮忙,张蔚华应该能够被捞出来,但是继续留在东北,肯定无法保全。奈尔想了想,又给哈尔滨教会那边转了两万美元,设法把张蔚华给送美国来吧。

避几年风头,之后光复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回家。虽然没办法继续给金成柱募款了,可到底性命要紧,活着才能继续给金成柱干革命啊。

反正哈尔滨有美国领事馆的,出签证快得很,就看儿玉誉士夫捞人的速度了。想来凭他在伪满特务里面的交情,花不了太久时间的。

也算是办成了一件事,奈尔心情愉快的登上了飞机。儿玉誉士夫还亲自开车送奈尔去的机场,套交情嘛,得常来常往的交情才会愈发的深。

坐上飞机,不曾想华盛顿和纽约那边找奈尔的电话就一刻也没有停过!

去拉斯维加斯毕竟是临时行动,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会子奈尔跑哪儿去了。处理私事,用的也是咱们自己的关系,当然没人知道咯。

此时一个消息已经在华府的上层传遍了,此前中国江南地区的战事趋于平稳,虽然上海失陷,可是毕竟常公有人力优势,五十多万大军已经在太湖附近组织了防线。而且全国各地的大军都在开到,兵力愈发雄厚。

美援也已经批准的一亿五千万的贷款,大炮飞机不日即到。从整体上来看,常公的赢面虽然不算大,但是长期拖延日军,使其无力继续作战,进而停战,还是有可能的。甚至上海都有可能变为某种意义上的国联托管或国际共管城市。

可这时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刘湘,在阵前病逝。原本还算稳固的第七战区战局,就出现了某些不好的风声。

第七战区有两个副司令长官,一个叫陈诚,这位不需要多做介绍了吧。另外一个叫唐式遵,是刘湘多年的副将和属下,还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同学,两人之间也认识二十多年,虽然有过斗争和隔阂,但起码之前刘湘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和平共事。

刘湘一死……

陈诚和唐式遵还没有斗起来呢,常公心中分化川军,夺取四川控制权的小心思就再也抑制不住了。

本身他任命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就暗含有仗打得不好,拿刘湘过来打板子的想法。只不过现在刘湘病逝于前线,且打仗没有出什么错漏,那当然只能大大的表彰褒赏。毕竟死人嘛,是不会争权夺利的。

继承刘湘政治遗产的是潘文华,此时并不在江南,但是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唐式遵正在太湖指挥作战。

为了分化川军,常公当即任命唐式遵为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并且暗示可以提拔唐式遵为四川省政府主席,令其掌控四川。

唐式遵心中大喜过望,等了二十多年,终于就要做到四川王了。于是不需要常公挑拨,他就主动开始清理自己属下部队内的潘文华一系人马。

临敌见阵,居然清理将校!

实在无法理解,被欲望占据了脑子的人心里面到底是怎么一个想法。

驻守安徽广德的唐式遵部将刘儒斋弃城而走,致使太湖南岸防线,出现重大缺口日军第十八师团兴奋至极,当即入据广德,准备彻底撕开国军防线。

隶属于潘文华一系的饶国华大惊失色,想不通唐式遵到底是猪狗不如,还是已经投敌卖国,随即率兵往争广德。

日军岂能让出广德?同饶国华激战半日,饶国华壮勇殉国,全师大溃,死伤枕籍。太湖南岸防线洞开无疑,再无补救之理。

而唐式遵只是欢喜,立刻污蔑潘文华指挥作战不力,导致防线被破。常公顺势撸了潘文华大小帽子,唐式遵成为了川军之内的第一人,似乎四川王已然在望。

弃城而走的刘儒斋亦被唐式遵升任旅长,好似打了一场大胜仗一般,威风凛凛。

然后的事情大伙儿就都懂得了,防线稳固时,诸军尚能“各自为战",起码井水不犯河水,把防线外的日军给顶住。

等防线一开,分属各部的人马,不论是原西北军,还是川军、桂军等人马,争相后撤,都不希望自己被从广德突入的日军包围。

北面是长江,南面是太湖,东面是日本控制的上海,一旦日军第十八师团绕到身后,这五十多万大军,都得被日本人包圆。

诸军争溃,其势如山崩海倒,再也抑制不住!

到了这时候,常公才知道慌了,急忙宣布暂时迁往武汉,至于能不能最终迁入重庆,还要看看四川人的想法。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江南地方的百姓,因为之前上海大战,战事激烈,在上海失守之后,富家便开始向内陆逃亡。尤其是南京之百姓,国府大小官吏及公务人员家属二十余万已经分批撤离,豪富并殷实人家,也携带家资和机械设备等,相机撤退往内陆地方。

至于在京的大小学校,则向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疏散,师生等数万人,或是乘船,或是乘船,接连撤离。

常公还顺道发挥了一把军阀本色,在南京及左近,大规模拉壮,不管是扛大包、挑军械、做苦力,全都包圆,日夜从下关装卸物资钱粮渡江北去,然后从北岸向内陆撤退。

等到苏州失陷的消息传来时,整个南京城内,只剩下十来万人。见知南京已经不可防御,常公倒也没有立刻跑路,而是不断收编逃入南京的大小部队,任命唐生智为城防司令,就地组织防御。

江南五十多万大军,五六万江岸之兵,夺船北上,准备去徐州投靠李宗仁。七八万人南下,往江西而走。五六万人避入太湖群荡,呈瓦解之势。

为日本俘虏或击杀者,约有十万余众,最后溃入南京之兵,只得十七八万,军械尽失,人马凄惶。军无战心,将无死志,各个茫然。

身在南京的美国援华航空兵也知晓南京守之不住,一路撤往安庆去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