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尔打电话给诺克斯,询问他手下有没有什么需要培养的记者之星,如果有的话,立刻把人找来,奈尔有活要给他干。
自从36年大选,羞耻惨败之后,诺克斯很是歇停了一阵。作为共和党副总统的候选人,虽然在全国宣扬了一波名声,可选举的结果实在是难看极了,他自觉脸上无关。
然后就非常专心的投入报业和体育业了,到是让奈尔当初花的那两三万美元早早回本,开始盈利。芝加哥的球场,那广告卖的蜂起。整个联盟球赛,顺带全国大学生联赛,全都开始卖广告,球员们就差把脑门都贴上广告了。
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球员的收入都提高了。这使得他们对于自己身穿卖鸡球服,或者香蕉球服之类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
管他什么广告呢,能够及时付广告费的广告,那就是好广告!
对于突然拨来的奈尔的电话,诺克斯先是程序式的问好,等到奈尔说可能今年的普利策奖,就将在不久的将来诞生之后,他终于变换了态度。
是什么大新闻?能够保证被派去采访的记者,或者今年的普利策奖呢?奈尔卖了一个关子,并不急着说明,只问他有没有人。
令诺克斯可惜的是,他只得一个女儿,没有足以接自己在新闻业报业班的儿子。而且他女儿是演员,更没法子找个正经人了。
这年头女演员看着光鲜,到底还是有几分上不得台面的。
也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历史上诺克斯去世之后,庞大的家产一分为二,一半给了老婆女儿,一半拿去设立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去上哈佛大学了。
嗐,不提也罢,诺克斯还是有愿意培养的媒体从业者的,留一段香火情在报界,保不齐将来女儿用得上不是。
可当奈尔问出话来,诺克斯的兴趣顿时就减少了许多。因为奈尔问的是,你知不知道,今年西部地方,冬季降水就少,开春更是滴雨未下,一场大规模的春旱,很快就要席卷中西部的农业带了。
不就是旱灾嘛,美国那么大的国土,哪年不旱灾?
就和后世的中国一样,其实也是每年水旱连绵,有些省份是一年暴雨成灾,一年大旱经月。随便问问云南的,是不是十年有五年在大旱,旱的几百万人吃水都困难。问问广西的,是不是十年有五年在大水,水高的直接淹到二楼。
都一样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场旱灾实在是太正常了,正常的甚至都不能算是新闻。远不如女明星出轨,或者男政客在外面有私生子,来得更引人瞩目。
喊~~
奈尔心下略过,知道诺克斯对这种新闻根本不感兴趣,但是奈尔却知道,旱灾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另外一方面。
数十万上百万人,因为科罗拉多河引水渠的修建,开始向加州迁移。这事是奈尔弄出来的,奈尔非常清楚。因为这一水利工程的修筑,使得中西部的百姓,都认为加州的大农场会进一步扩张,需要大量的农业工人。
就算农场还没建起来,八千万美元,总长几千上万公里,密密麻麻的引水渠工程,也需要数万名工人。
如今经济危机再度爆发,到处都找不到工作。老家旱的要死人,吃水都困难。与其在老家活活饿死,不如去加州碰碰运气。
其实就和河南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往陕西跑是一个意思。山西受灾了走西口,山东受灾了闯关东,老百姓都不是傻的,中外都一样,想要讨个活路嘛。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1942》里面,陕西的军队在潼关设防,直接机关枪对着满载灾民的火车扫射,不让河南的灾民进入陕西。这美国的加州,诸位觉得,会让上百万中西部的灾民,进入加州吗?
当然不会!
不出意外的话,加州的国民警卫队,肯定已经在铁路和公路上设防,禁止中西部的灾民向加州逃难。
然后一路跋涉数百公里,赶到加州边界的百万灾民,早就已经身无分文,精疲力尽,连往回走的力气都没有了。
什么样的惨状,不用描述,去看看《1942》都是现成的。现实比电影再惨个几十倍就差不多了。
“你是说,现在有几十万人,正在加州的边界活活饿死?“诺克斯动心了。
如果这样的新闻还不够拿普利策,那就没有新闻能够拿普利策了!
“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的情况,还需要你派人去看。“奈尔没有把话说得太死。
事情肯定是这么一个事情,而且也属于史实,但是谁知道有没有因为咱的小翅膀拨动,导致发生了某些变化呢。
那些向加州迁移的农民,还有城镇失业者,在美国,属于根本就没什么人管他们死活的存在。在罗斯福上台执政初期,都只管城镇的上千万失业者。
至于农村超过六百万零收入的农民,谁叫你们不出来投票?
你不出来投票,民选政客当你是个勾巴。不投票的人,就等于是不存在的人。既然你不投票,我管你干嘛。
所以罗斯福的政策大量的集中在城镇失业人口的救助上,对于农村失业的农民,只有不痛不痒的救助政策。而且更倾向于大地主、大种植园主和农业垄断公司,这些人才是罗斯福农业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农民嘛,死就死了,往前往后几十年,这地球上哪有什么政府,真的把农民当人了?就算有个把,那也是畸形的,当家做主的结果是越穷越光荣,做不做人没啥大区别,该饿死还是饿死。
自然的,也不会有什么媒体,为这些逃荒的农民发声咯。
“我立刻派人去加州边境!"诺克斯知道这是自己打翻身仗的最好机会,几乎只是一瞬间,就鼓舞了起来,浑身充满了干劲。
“越快越好,最好是做成专栏,连续报道。“奈尔只是嘱咐道。
咱们的计划,需要一个长篇累牍的报道,以作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