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你小子拿下没有!
十六岁的黄花大闺女,情窦初开,碰上你这么一个浪子,总不至于铩羽而归吧。咱们的弗雷德里克小老弟,那可是从旅馆里长大的啊。
你一岁的时候在吃奶,他一岁的时候也在吃奶,就是此奶非彼奶!
或者你无非就是吃过日本进口奶,或者澳大利亚进口奶,人家见识过的,爱尔兰奶,德国奶,芬兰奶,俄国奶,意大利奶,西班牙奶……
算了,不扯这些没用的,凭他的本事,金发碧眼大帅哥,身材高俊,而且还潇洒多金。不说把人家小姑娘迷得五迷三道的吧,起码第一面绝对是个好印象。
奈尔这一脸八卦的问过来,弗雷德里克只是笑而不语,还一边笑一边摆手,示意奈尔不要问了,问了他也不说。
好啊,有小秘密了!
不过奈尔也瞧出来了,这估摸着是有点意思的,但是还没有确定成下来。毕竟就算是大帅哥,人家玛格丽特也不是什么花痴少女,见着帅的就得倒贴。
况且作为参议员杜鲁门的独女,玛格丽特的家教也蛮严厉的,轻易不给玛格丽特见外人。加上年纪差的稍微有点多,双方之间还是有代沟的。
希望弗雷德里克能够成好吧,要是他能够成事,不仅能够在民主党内多一条路,还能够和杜鲁门联合起来。一个有钱,一个有权,未来或许杜鲁门的路,走的会更加长远。
至于现在?说起来还没什么人想着投资杜鲁门呢。
如果奈尔不是投了威尔基,其实投一投杜鲁门也可能是一个好选择。毕竟历史上的杜鲁门作为罗斯福的副手参与竞选,实际上是没有想到自己会继任总统的。
就和登子一把年纪给奥黑做副总统,他会意识到自己将来能做总统吗?或许想的是干一任副总统然后六十多就光荣退休了。
杜鲁门就是在六十一岁的时候,被罗斯福选中,担任副总统的。假设罗斯福不去世,杜鲁门一任副总统干完,正好六十五。而且还是在任期内打赢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副总统,名声有了,地位有了,回家安享天年美滋滋。
根本就不会有人意识到,实际上是杜鲁门担任了后罗斯福时代的美利坚总统,还就整个世界局势的走向,发挥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那都是后话了,奈尔已经投了威尔基,将来杜鲁门还有没有机会登白宫,坐大宝,就是未知数咯。
和弗雷德里克在饭店坐下,等侍应生上菜的空档,两人自然而然的聊到了上午的那个谈判。法国人扣扣索索的不松口,弗雷德里克和赫尔希又想促成这笔生意,然后细水长流的接订单。
马奇诺防线大名鼎鼎,保不齐德法开战,就在防线附近互相拉扯个两三年,那所需的巧克力豆就是天大的数额啦。
为了将来法国人的订单,弗雷德里克其实已经愿意给法国人相当的优惠了。薄利多销嘛,只要总量大,利润也会很可观。可法国人显然还希望再往下压一压,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
法国很大,军队够多,需求自然很强劲,不买你们好时公司的巧克力,我们还可以去买玛氏公司的巧克力。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向瑞士糖果公司订购嘛,死了张屠夫,难道还吃带毛猪了?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情况就这么一个情况,估计还得谈。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法国人投降之前谈成,而且谈成之后又能有多少的订单。奈尔心中默默算了算,感觉这单生意可能还真会赔本赚吆喝。毕竟法国船大难掉头,加上政局极端不稳定,一个政府一个策略,前后甚至会自相矛盾。
有时候,还真不如常公这种屑政权,起码在这种事情上,常公拍板说可以,那么国府的订单基本上就算是成了。
别最后闹到德波开战,法国人也一激灵,才决定下订单,然后生产完了,第一批送到法国,法国就宣布投降。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做这单还不如不做。
好家伙,奈尔还没想着怎么和弗雷德里克说法国这单的情形,外面卖午报的报童,已经把报纸送进来了。
德意法西斯签订战略同盟!
所谓的德意志在将来统治陆地,意大利在将来统治海洋的“战无不胜的3亿人集团“,正式成立。
原本还在诱使德国小胡子去干苏联大胡子的英法美等国,多少有点猝不及防。英国的张伯伦甚至已经在暗中同意对德国进行一笔大额的贷款,以资助德国去攻打俄国,结果德国一面啊对对对,啊是是是,一面和意大利结成战略同盟。
意大利的位置诸位应当知道,扼地中海之锁钥,如果不讨论意大利的海军水平,也不考虑后勤石油供给,单说意大利的威胁,那么英国听到这个事情,就得跳脚。
毕竟英国的生命运输线就在地中海,一头是直布罗陀,一头是苏伊士运河,两头原本掐在英国手里,英国安泰。这意大利要是彻底翻脸,威胁地中海航线,那英国商船就只能走好望角的航线啦。
不仅仅会沉重打击英国本土的士气,还会影响英国的军需供应。甚至有可能在事实上导致英国经济出现问题。
地中海的另一头牵着英属印度呢,没有这个大血包日以继夜的补充,英国本土怎么快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嘛。
张伯伦早先都开始征收高额外资税,以充实军备了,英国财政的水平到底如何,大伙儿心知肚明。
英国在二战结束后,被美国断了奶,逼着讨债,那可是比损失巨大的苏联,还持续了更长时间的配给制。
“贫穷”的丘吉尔政府,甚至直接出卖带英帝国数百处军事基地,以及许多战略岛屿给美国,用以交换一次大战封存的落后驱逐舰。
换做你是张伯伦,你不着急?要是奈尔是张伯伦,那肯定急疯了,会立刻派人去德国,试图把德国给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