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元月。
不出任何意外的,今年西弗吉尼亚的山雪厚达两米。大半个西弗吉尼亚都陷入了空间上的真正停顿,几乎所有的人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别人可以散漫的度过新年假期,但是奈尔却不能。因为假期一过,国会就要开始新一轮的会期,并就诸多法案进行表决。一俟《中立法案》的表决结果出来,威尔基就得公开宣布参加今年的总统大选。
到时候威尔基的竞选办公室立刻得着手成立,奈尔必须抛开其他一切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威尔基的选战之中。不用说,咱们奈尔就是威尔基的竞选经理,得帮他出谋划策,投身辅选。
历史上威尔基的竞选团队,被共和党内的大佬,也就是现任内政部长的哈罗德·伊克斯,嘲笑为乡村业余棒球俱乐部。是一帮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和农闲时分还有两把子闲力气没处撒的农夫组成的三流团队。
当然啦,即使是那样的团队,最终也获得了超过两千两百万张选票。其个人闪耀的人格魅力,以及博长便给的演说口才,令无数人为之折服。
在大选结果出来的一周之内,慰问他的信件,超过一百万封。全国各地的选民,仍旧支持这位虽败犹荣的候选人。
这一次,决不能输!
原本和嫂夫人在佛罗里达迈阿密过冬的威尔基,在得知奈尔一时间无法出行之后,让奈尔不必着急。他本来也要六号之后,才会从迈阿密回返纽约。反正表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奈尔完全可以等到月中。
听说威尔基还在迈阿密,奈尔发现自己居然比威尔基还要着急。坐下来静了一会儿之后,奈尔不由得哑然一笑。
养气功夫不如威尔基啊,到底威尔基是有人君气象,比奈尔多在社会上厮混了十几年,能做到“云淡风轻"。
说起来也是奈尔已经把自己对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威尔基身上。咱们是二等白人,虽然名义上也是个白人,但是在这个时代,事实上是被开除“白籍"的。不必说,在这样的年代里,奈尔这种人肯定有政治天花板。
纯靠自己,那么最高的程度也就是如今的肯尼迪。可以成为美利坚合众国驻英大使,拥有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富,但也仅此而已了。
当年他拼尽全力的为罗斯福辅选,本以为能够担任财政部长,在政界获得足够高的地位。但是罗斯福把财长的位置给了摩根索,肯尼迪能怎么办?
不过罗斯福还是照顾他的,让他一个爱尔兰人担任驻英大使,颇有几分让他去英国扬眉吐气的意思在。
美国的昂撒白人不把爱尔兰人当白人,英格兰的白人更不把爱尔兰人当人了!
咱们这辈子想要混出一个人样来,那就必须突破这个政治天花板。当年奈尔并不是没有投罗斯福的机会,但是投了罗斯福,顶天也就混成肯尼迪。
投威尔基不同,烧冷灶和雪中送炭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罗斯福是总统,他已经成功了,所以不论做什么,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罢了。肯尼迪是帮他争大位的功臣,也不过如此。奈尔可以肯定,在罗斯福手下混不到敞篷车上笑哈哈。
唯有在威尔基这里,他一个政治素人,没有庞大的政治家族和资源。奈尔除了把自己本身全部投入他的阵营,事实上还带着塔夫脱家族的一部分势力,以及耶鲁同学会的一帮人马。
微小,但又重要!
罗斯福很大,你贴上去,他几乎没有变化。威尔基很小,你贴上去,威尔基瞬间就膨胀了起来。
在威尔基这里,奈尔能够得到的回报,或许将是罗斯福那边的十倍,甚至是百倍是以看起来,奈尔甚至比威尔基还要着急一些。倒是威尔基,因为早先就大致分析过了共和党内的竞争者,这一届大选,党内有实力和他竞争的人不多。能够出来和他竞争的更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加上《中立法案》的废除,基本已成定局,威尔基的声势将更上一层楼。他现在反倒不着急,或者说不用着急了,按部就班即可。
与其着急能不能早点回纽约,不如问问柯立芝那小子飞到哪儿了。
毕竟柯立芝可是原本美国政府半官方性质,派遣在重庆,观察国府和常公动态,还给李白一系分配美援的重要人物。他能了解到很多国军的动向,如果他说常公要打内战了,那才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说得很有道理,威尔基告诉奈尔,他在西海岸认识了不少朋友。如果柯立芝坐美军的飞机,那么他会第一时间知道,如果是民航自己回来,那就雇两个人在机场守着就行了。
得了,就这么办吧。
奈尔也不着急了,之前一直在城里,也没怎么关心家里的牧场。正好仔细瞧瞧自己那成千上万的牛牛是吧,都长成好吃的样子没有。
按照金吉姑妈的说法,她是山猪吃不得细糠,没瞧出来这些牛的好处来。不过她做饭,是为矿工和牛仔做饭,所以往往重油重盐,或者加很多香料炖牛肉。对于矿工和牛仔这种重体力劳动者来说,自然是非常美味。
但对牛肉本身而言…。
管你什么牛,这样浓油厚料的搞上几小时,味道估摸着都一样了。倒也不能怪她吃不出来。
扬教授的说法则是已经尽量把牛往某些好吃的性状上培育了,比如奈尔说得牛肉纹理非常好,有足够的雪花,随便煎一煎就入口即化那种。
这种性状早就成功培育出来,现在则在设法使这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并且更加完美。反正生物学的东西,奈尔也不是非常懂,专家说还得再培养几代,那就接着培养吧。
剩下那些性状不好的,该宰了吃肉就吃,镇上肉铺要买就卖。这牛只培育,真就是个大工程,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见不到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