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加北非作战,美国是不得已而为之。之前马歇尔也说的很明白,新兵正在飞速补充进入部队,先用北非的局部战争练练手。等解决了北非,就带着既有合格的三个月以上军事训练,又有战场经验的美军往法国奔。
和俄国人腹背夹击小胡子,让小胡子好好地喝一壶。
“巴尔干?“威尔基多少有了些兴趣。
昨儿他还和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见了一面呢,啥承诺都没有做,就是听那个毛头小子一阵吹。然后友好的结束了交谈,并且还吃了一顿便饭。
“巴尔干需要重新整合,以遏制外部势力的进入。“见威尔基神色稍变,丘吉尔暗叫有门。
不论是本位面,还是历史上,丘吉尔都推动了流亡的希腊王国政府和南斯拉夫王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同盟条约。甚至还在之后,让波兰流亡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也签订了同盟协作条约。
瞧瞧这架势,要拦住什么外部势力?
大伙儿都心知肚明,你不说破,我也不当真。按照丘吉尔的说法,恢复巴尔干,还可以威胁德国最重要的石油来源罗马尼亚,虚弱其军事能力。
重点是这个方向德军的实力不算多强,恢复了希腊和克里特岛,对地中海航道也是好事一桩。这样既能够对英国国内的民众有个交代,也能够打击法西斯势力。之后全面反攻,在大陆上还能够获得一个前进基地。
就算不从巴尔干反攻,还是在法国登陆。也可以削弱法国方面的防御力量,让德军分兵在巴尔干。
总之就是好处多得很,对带英对美国都算不错。
等等!奈尔在后面听着丘吉尔卖力的推销自己那一套东西,突然间意识到了些什么。虽然抓住的那一线还有些模糊,可眼下正在变得无比清晰。
于是奈尔立刻顶了顶威尔基的背,威尔基面上不作声色,只说想要去方便一下。这一聊过来,都个把小时了。
两人进入卫生间,奈尔当即就抛出了一个可以说毫无根据的想法。英国人这是在把美国往对苏敌对的道路上面赶啊!
如今美国同时应对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两大战场,虽然谈不上左支右绌,却也精神高度紧张,分不出太多的心思,来处理其他的事务。
假设在这个时候,美国又加上了预防苏联在战后做大的目标呢?
本就不充足的精力,就会被完全消耗,进而无暇再去顾及其他的事项。战后美苏争霸固然不可避免,可在争霸之外呢?
美国战后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干垮英法殖民体系,掠取全球市场,享受战争红利,全面发展国内经济,登顶世界一哥啊。
一旦过早的进入对苏争霸的局面,拆分英法就必然脚步变慢!
到底是带英帝国的首相啊,搅屎的功力真的不比他的前辈们要差什么。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设法引诱着美国,试一试巴尔干的浑水。
只要美国真的踏进了这滩浑水,那以后想要再出来,可就难啦。而美国犯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带英帝国能够获得短暂的喘息时间。即使只是三年五年,也足够带英从殖民地再吸一波血啦。
纵使日不落帝国江河日下,也能保英伦三岛小富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