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哈尔西最终和杜立特以及一众飞行员公开,现在距离日本六百海里,但是我们被日本潜艇发现了。
为了保证整个舰队,尤其是新锐航母大黄蜂号的安全,舰队将不得不返航。至于诸位嘛,可能要冒着燃油耗尽的危险,去轰炸东京。
哈尔西说得真诚,一众飞行员也听的认真。这些飞行员全部都是自愿前来参战,都很清楚这般奇袭九死一生,早有心理准备。胸中义气昂昂,闻言也没有任何退缩之意。反倒还劝哈尔西赶紧走,为合众国保全战舰。
至于他们,早就有为国牺牲之志。不过战死而已,又能如何?
好!哈尔西没有什么废话,请大家洗澡换衣,吃着冰激凌,然后就往日本冲吧。如果有机会,咱们将来在夏威夷把酒言欢。
等华盛顿的电报越过数千里之遥,送到哈尔西的手中时,哈尔西都开始指挥舰队往回走了。于是他立刻向华盛顿进行了汇报,又主动讲明了现状。
轰炸东京要是最后没成功,他哈尔西承担全部责任。毕竟让飞行员在距离日本六百海里外就起飞的决定,是他做的。
得了,胜负的骰子都已经掷下,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益。
已经起飞的杜立特轰炸小队,一路跃过浩瀚无缈的大洋,经历了漫长的飞行之后,终于看到了日本列岛的形状。
在他们出现之时,说起来可能算是巧合,东京正在搞防空演习。早年间日本不是被从中国起飞的轰炸机,投掷过无数的抗战宣传单嘛。
那时候日本本土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防空意识,入夜之后,不仅仅是城镇,连重要的军事设施,都没有进行相应的灯火管制。九州的各重要军港和军事企业,就那么赤果果的暴露在中国轰炸机面前。
可惜那时候中国轰炸机带的只有宣传单,没有炸弹。如果有炸弹的话,完全可以请长崎或者佐世保的海军以及工厂喝一壶。
也是在那次“轰炸“之后,日本本土终于有了一点防空意识。开始组织民众,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防空演习。之前日本不是还和苏联挑事呢嘛,苏军飞机完全可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起飞,轰炸日本本土。
基于此,不仅仅是靠近大陆的九州和西国地区组织防空演习,连奥羽和关东,也开始进行每年定期的演习。
东京的老百姓看到天上居然真的飞飞机了,还杵那儿瞧呢。嘿,这演习真像那么一回事诶,居然还派飞机在天上转悠。
杜立特他们确实在转悠,没来过日本嘛,哪里知道这上了岸,到底是不是东京?得轰炸了东京,才能算是为珍珠港死难的将士复仇啊。
你要是炸个什么犄角杳旯的破地方,不仅什么有价值的目标都没有,还没法回去对美利坚的民众们交代。
于是一众美国飞行员努力的瞧了瞧地面上的建筑,说到这里,奈尔还立了一大功呢。咱们之前和威尔基去日本旅游,不是拍摄了大量的日本建筑影像嘛。
当初日本特高课还派了老特务儿玉誉士夫全程跟拍的,就怕奈尔拍点什么重要的军事情报。结果奈尔一路上拍的都是街景,普通建筑,一般行人。所以影片没有受到什么审查,就轻易的送回了美国。
现在好了,哈尔西已经组织了飞行员们重点观看这些影片,去记住东京显眼醒目的建筑。确定之后轰炸的就是东京,而非其他地区。
再三确认之后,杜立特通过无线电,向一众轰炸队的队员们喊话。直接炸,瞄准重要的轰炸目标炸,让东京见识见识美国造的燃烧弹,还是子母燃烧弹。
就是不知道杜立特他们瞧见没有,在下面观瞧他们这些美国轰炸机的日本人。
当炸弹落下之后,日本人才知道这不是什么防空演习,是美国人真的飞到了日本。
本土,对日本进行轰炸。横滨和东京的防空警报全城拉响,到处都是慌张躲避的人群,以及燃烧弹升起的熊熊大火。
自然的,当东京港区的造船厂和工厂遭遇轰炸时,日本终于升起了六架战机,前来迎战。美军只带了两架用以拍摄纪录片和照片的战斗机,其余十六架均为轰炸机,当然不可能久留。见日机起飞,便叫跑路。
跑着跑着,却又在空中见到了一架孤零零的日本飞机。看样子像是个运输机,并不确定什么来路。
两架拍摄战机上的美军飞行员,羡慕前头十六架轰炸机的战果,想着来都来了,不打一梭子就纯属浪费了。况且把子弹打打完,还能减轻一点飞机的重量呢。
于是两架美军战机顺手就冲了上去,然后对着日本运输机就是一阵猛烈开火。日本运输机轻而无备,甚至没有做出躲避动作。等到美军的子弹疯狂袭来,才想着跑路。
你一个运输机,身大速慢,怎么跑得过战斗机。没多久子弹击中日本运输机的发动机,眼瞅着日机停转坠落。飞行员还让拍摄相片的,好好记录这一刻,毕竟也是战果嘛。
再说日本运输机,飞机上其实没几个人,挺大的飞机就摆了几张沙发凳。刚刚才从户山航空学校起飞,正懵着呢。
前头日军奇袭珍珠港,航空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令日本海军上下都了解到了山本五十六发展海军航空兵的用处,改变了许多人的想法。
既然海军航空兵这么有用,且培养成本相较于造战列舰而言,要廉价的多。那肯定是想办法大力培养海军航空兵,以后时常对英米鬼畜搞搞偷袭。炸他们一个稀巴烂,岂不美哉。
今儿正好是户山航空学校的毕业庆典,那么海军肯定要派人去鼓励那些新飞行员的嘛。加上如今战事顺利,东南亚一路席卷,海军大佬们心情也好,更得和后辈们讲讲自己的光辉事迹了。
所以内阁总理大臣·海军大将米内光政,刚刚出席完典礼,回返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