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来说,拍案叫绝这个词汇,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使用的。可是威尔基真的拍案而起,大叫绝了
值此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均开始策划反攻,并进行事实上的反攻作战的大好时机国府居然在内证,在争权夺利。
因为之前美国冻结了在美华人的一切存款,超过三亿美元的庞大的财富,一下子就要丢掉。此举固然重创了以前常公政治军事核心的一帮人,令他们的财富大损。但在客观上也进一步的逼迫他们,令他们对现在的李宗仁政权发起反扑。
如果现在能够把李宗仁干下去,那么国府就还是常公的。被美国冻结的存款,早晚还会回到他们的口袋里。
如果常公彻底的失去权势,则他们不仅权力没有了,连掌权时所接取的庞大财富也就此彻底消失,真一个人财两空
有一说一,在触及到自身根本利益的时候,人就没什么理智可言的。你指望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保持家国大义?那你不如设法给一个只会哭的小婴儿讲道理,让他别哭
现在重庆的局面就很直接,按理应该是由李宗仁亲自担任林森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但是在李宗仁从前线回到重庆时,常公已经以治丧主委的身份,公开对整个丧礼进行处置旨。
因为林森是车祸去世,事发极为突然,李宗仁留心军权,时常飞赴各战区亲自检阅诸军。这好巧不巧的,就碰上了他离开重庆的时候。
等他回来,众目睽睽之下,也确实无法剥夺常公的治丧主委头衔。
总不能在数以万计前来吊唁的人群面前,和常公大打出手吧。就算事实上早已撕破脸,开战武斗也好几次了,但并不妨碍两人在公开场合和气一堂
类似于林森这种级别的存在,一场大丧,搁古代办上三个月也是等闲。即使到了现在,丧仪大大从简,也得办上七八天到十几天。常公势力集团和李宗仁势力集团,围绕着这场丧事,正在各方面展开较量
不论是驻华大使赫尔利,还是驻华军事代表团长陈纳德,都察觉到重庆高层的龙争虎斗。在奈尔收到吴国桢的回信之后,也接连向华盛顿发报,表明对此事的困扰。虽然中国战场的局势相对平稳,可是也架不住后方内订啊
况且你们哪有内证的资本?还不是因为有美国日夜继续的往重庆送各种军需,保证前线的供应。要是靠被常公“黄金十年"折腾剩下的家底,真就连炮弹都没得一发咯
“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威尔基很生气,他想着在欧洲和亚洲都尽快打开局面呢
“至少还没有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奈尔也仔细问了问,确认了一些公开的情形常公和李宗仁斗法的最大本钱,是胡宗南和汤恩伯两个军事集团的七十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些小规模的军事势力,依附于常公,总数大致为一百万。并不靠近重庆内线,均在外围。
李宗仁除了四十多万桂军嫡系以外,最近一年多也大加拉拢收编,同时依托美援,新编了几个美械师。总算下来,至少也有一百二三十万。
除了他们两边,剩下来的人马乱七八糟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万。所以事实上这偌大的国府屎坑,真就是他们两边在争。其他人要么选边站,要么就靠边站,反正只要部队还在,横竖少不了他们一口吃的。
“能不能邀请蒋来华盛顿?”威尔基望着奈尔,有些拿不准
或许有人会问,以前的汪兆铭是怎么死的?还不是被日军"击落"而死的。难道以前有办法让汪坠机而死,现在就没办法让常公坠机而死了?
况且现在执政的是李宗仁,他肯定愿意配合美国方面在飞机上动手机,让常公赶紧死一死的。等常公一死,他麾下的势力自然会因为群龙无首而瓦解。
汪前头一死,他的那些手下,虽然不能说是作鸟兽散吧,却也彻底失去了价值
在国府内靠边站也就罢了,就算是想去投日,日本方面也根本不想收。
日本要得是能够立得住杆子,影响很大一部分摇摆的,胆怯的,跟着一道投降。区区陈公博或者周佛海之流,远不如汪兆铭和唐绍仪这一类确实干过领导的。
“这会不会……“奈尔不置可否。
杀汪兆铭那厮,奈尔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但是关于刺杀常公,奈尔不是没有设想过,只是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美国来动手。办成了还则罢了,没办成真就是透身臭万年。
完全可以让国府内的野心家自己动手,偌大一个国,想要常公死一死的人不在少数。前头“西安事变",就有很大的概率弄死常公。
“确实不妥。“威尔基自己也感觉这样做不太行。
毕竟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了起来,《联合国家宣言》也签署的好好地。整个世界的基调都是一致对外,共同消灭法西斯邪恶轴心
在这种时候去把常公给弄死了,消息一旦走露,就将是天大的丑闻
“我会派人密切关注的。“奈尔也不可能公开出手,对国府内的争斗指手画脚。
当林森安葬之后,国民政府主席的人选问题,终于被抛到了台面以上。小道消息疯传,到处都说常公将要复任。虽然也有传言说李宗仁有意担任此职务,可是市面上居然又蹦出来一些言论
表示管军权的和管政权的,不应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马上要行宪了,得开一好头。军人就好好当兵打仗,政治家就好好治国理政,要分的清楚
尤以蒋梦麟呼声最大,此事虽未必完全有关,但更引起世人猜测。
在如此舆论下,逐渐出现了常公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处理政务。李宗仁担任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统辖军务的方案。
甚至许多人还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可以真正的实现国民政府的宪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