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奈尔受到邀请,去参观红旗歌舞团的表演。主要曲目是《神圣的战争》,用这首歌来欢迎奈尔,多少带着点政治意味。
奈尔倒是挺欣赏这首歌的,尤其是带上一小部分舞台化的表演。令人深感当初小胡子偷袭苏联时苏联人的那种复杂感情,也充分体现了苏联的艺术细胞。
等演出结束,华盛顿的回复也到了,钱暂时不能给,或者不能一下子给三十亿。最多给五亿低息贷款,而且其中一半要分给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娘希匹!
奈尔不由得要骂一句查尔斯,要么你就别借,三亿五亿的你恶心谁呢?当年美国被日本近卫文麿那厮骗掉的钱,都不止这个数目。
至少你先来个十亿啊,有十亿美元,奈尔才好意思和斯大林继续太极推手,互相试探,了解对方底线啊。
当即就给华盛顿拍了一封措辞非常"正式"的电报,要求查尔斯重新考虑对苏交涉的事宜。说白了就是赶紧给个敞亮话,能干干,不能干我立刻就走。
本身来趙这滩浑水就够烦的了,什么好都落不下,纯跑腿的差事。
大约是被奈尔给激到了,查尔斯想想美国前几年给了苏联上百亿美元的援助,也没眨巴一下眼睛。现在又想和苏联暂时缓和,又不想掏钱来争取时间,确实不像话。
于是价码改到了十二亿!
但是大约是有人给了他建议,表示这钱不能够立刻就付给苏联,今年先给五亿。明年再给五亿,最后两亿要到第三年。
得,你给钱就行。有了底气的奈尔,就能够大摇大摆的继续去找斯大林谈了,当然斯大林也很忙,在确定奈尔会给钱之后,就嘱咐马林科夫和奈尔对接。估算一下苏联西部在战争中遭到的破坏,需要多少钱来恢复基础设施。
和马林科夫聊天,压力就小了很多。奈尔甚至感觉这位苏联事实上的总理,也就和自己平素见惯的官僚差不多。
想想也是,这位老兄在斯大林去世之后,不知道喝了什么迷魂汤,居然主动放弃了自己在苏共中的领导职位,全职去干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结果呢?结果没几天就被穗宗给干翻了。
须知马林科夫和贝利亚还是政治盟友呢,两人一个掌握政府大权,一个掌握内政部,按理说是在苏联内部应该算是最强横的势力。结果被掌管党的穗宗,来偷,来骗,来袭击老同志,直接打成了反党集团。
啧啧啧……
马林科夫将来死不死的,奈尔倒也不是很在意,甚至有点期待穗宗上台。因为穗宗上台之后,就不激烈的和美国对抗,争夺世界霸权了。
虽然那时候美苏之间也谈不上什么和睦相处,却也不至于像在斯大林这一时期剑拔弩张。奈尔要是能赶上这段时间入主白宫,还能享受到一段平和的发展期呢。
密谈之后,马林科夫很是认真的把美国愿意给十二亿美元的事,和斯大林做了汇报。斯大林至此完全笃定奈尔是个对苏缓和派人物,心下欣喜,当即表示再同奈尔约见。
这一次约见,双方就没必要打马虎眼了,互相试探什么?奈尔就是美国派来的最高级代表,于公于私都是如此,美国很难再找到如奈尔这般能够以平常立场看待苏联,且位高权重,在国内有强大人脉的人了。
不必说,美苏现在最大的共通利益是什么?
是瓜分英法殖民帝国!
印度的事,美国在奈尔的建议下,已经开始南北布局。但是中东的事,华盛顿那边还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说法。估摸着查尔斯和塔夫脱,是希望在奈尔和斯大林的密谈成果基础上,再进行全盘的考量。
所以你苏准备在中东怎么办?
和历史上相同,苏联非常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历史上苏联是给钱给人给枪,比美国还积极的扶持犹太人建国。而且有苏联的犹太老兵,直接连人带枪去以色列参战的,支持力度空前。
但结果显然不太行,至少对苏联而言,基本上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啦,犹太人也确实打掉了阿拉伯人的心气,还令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因为争夺阿拉伯人带头大哥的事情,闹了一个红脸。
对美国而言,以色列的建立,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好处在刚开始并不那么明显,且将来以色列干出了很多烂事,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美国的掌控。
颇有以前美英,将来美以,那搞笑的共轭父子风范。
奈尔认为这是不行的,非常的不行。我既然屁股在美国身上,那肯定不能够容许扶持起来一个小弟,结果不仅不听话,还到处给美国大爹惹事。
所以奈尔直接和斯大林说了,咱们既然目标一致,都要搅烂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和委任统治,那么除了犹太人,还得再备一记后手。
库尔德斯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联本来就要扶持库尔德人建国的,甚至国界啥的都划定好了。单单论法理,比犹太人强多了。起码这玩意儿还有一份列强承认过的历史文件,堂而皇之的摆在那里。
而且库尔德人正处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腹心,三面受敌,重点是连个港口都没有,没有办法直接接受大规模海援。
一旦建国,以中东各民族之间的匆匆矛盾来看,库尔德人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抱紧一条大腿。
比如你苏直接在陆路上,通过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相连。到那时,库尔德人应该会有清醒的脑袋,来决断自己到底要跟谁混了。
与此同时,你苏在中东有忠诚的代理人了,那么在伊朗问题上,是不是要投桃报李,呼应一下美国啊。
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交换一点领土,把人口也都换一换,别再煽动伊朗内的阿塞拜疆人跳反。让美国在中东有一个乖顺的小弟,大家各取所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