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对林温言这幅被污蔑是抄袭的作品有着详细的描述,江浮予会问018就是想要再确定一番。
画架上的画已经上色到了一半,眼看着就要完成了。而等画完成,林温言就会提交到一个绘画大赛中去,然后被污蔑抄袭的剧情将会随之上演。
这是导致林温言悲惨死去的一个最重要的导火线,江浮予既然在这里,显然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林温言的身上。
林温言见江浮予一直盯着画架上的画看,神色微妙,忍不住问了一句:“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
江浮予收回了视线,佯装露出了一抹思虑的神色道:“这些画是你临摹的吗?我好像在微博上看过一模一样的画。”
“你在微博上看过一模一样的画?”林温言不禁重复了一遍江浮予说的话,下一刻,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不是林温言不信江浮予,只是“一模一样”这个词用得实在让林温言在意。世界上不同人创作出一模一样的画,那不就是抄袭了吗?
提到抄袭,就轮不得林温言不重视了。他这幅画可是要拿去比赛的,如果真有人的画和他的画一样,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林温言需要弄明白江浮予的话是否存在偏颇,所以他还是多嘴地问了一句道,“你还能在微博上找到那张画吗?”
此时,林温言已经忘了他带江浮予进屋里来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找小达。
一旁的小达给自己找了个玩具,一个美纹胶。它正碾着美纹胶在餐桌底下打滚,完全没发现江浮予和林温言那边的气氛变了又变。
灵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有时候两个人的灵感会很神奇地碰撞到一块去,但真正把灵感具像化出来的方式有很多,并不能以单一的一点相似之处就判断某人抄袭了谁谁的作品。
而对于抄袭的定义,绘画圈也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林温言需要亲眼看一下那幅画。
“能。”书里提过江云意的微博号名字,江浮予用手机一搜就能搜出来。
江云意是在被江家认回之前,就把抄袭林温言灵感的画作提前发在了网上。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微博上是能够找到他的那幅画的。
江云意的微博名叫“云来去数枝雪”,取自一首诗词《霜天晓角。梅》。为此,江浮予记得很清楚,万不可能找错人。
随着手机页面的刷新,江云意微博的主页就出现在了眼前。
这段时间,江云意不仅剽窃了林温言要比赛的那幅画的灵感,他还把林温言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其他灵感都抄了。
在江云意的微博主页里,隔三差五就会更新一幅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