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这种政策并不是像宋朝一般无脑的向外国妥协,而是真正心有成算,并且在保证大明的利益为最优先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虽然都很欣赏大明的风骨,但是在没必要或者说大明的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那也不能一心想着战争不是?】
【在这种指导方针的带领下,这才有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隆庆和议。】
【当时大明与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紧张,时不时就会有战争爆发,与俺答汗的议和,是缓解汉蒙之间关系的重要突破口。】
【俺答汗的实力不弱,与大明之间更是矛盾重重,若是大明与鞑鞳之间的关系都能有所好转,那么还在观望的蒙古各部都会选择与大明交好。】
【张居正在这次的事件中,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利用鞑鞳的内部矛盾,促使俺答汗改变了自己对待大明的策略。】
【张居正等人也是坏心眼的很,明明大明也很需要议和,但是张居正却偏偏能够让俺答汗主动求和。】
【我们赞扬隆庆和议,而不是像说起大宋的各次议和时那般嫌弃,就是因为隆庆和议是一次将大部分的利益都偏向了大明的议和。】
【隆庆和议之后,汉蒙之间友好互市,很少再出现战争,双方的百姓都得到了安宁。】
【张居正在军事上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之后,边关再无战事,蒙古各部再也不需要南下劫掠,侵犯大明边境。】
【没有了战争,大明虽然仍旧需要在边关驻防,但是所需的军费却是少了很多,每年都能省下超过百万的军费,再加上互市带来的利益,这波可以说是大大的增加了大明的财政,既开源又节流。】
【因为互市的缘故,原本荒凉残破的长城沿线,甚至发展成了不下于中原内地的繁华城池,六十年的时间中,物阜民安,商贸发达,繁荣不息。】
【等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真正成为了执掌大权的首辅,将军事看的更重,隆庆年间的军事小改革,其实已经很好了,但是张居正仍旧不放心大明的安危,更加强了内修守备的工作。】
【他提出了八项边防政策督促在边关任职的大臣,务必要将边防军事落在实处。】
【这八项政策分别是“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
【另一边,张居正还大胆的启用了有军功的武将,让他们全权负责边防要务。】
【张居正的军事改革非常的成功,自此之后二三十年,大明与蒙古各部之间,再也不曾发生过大型战争。】
{不愧是能够当得上大明首辅的人,我还以为张居正不当首辅的时候就是在默默无闻呢!原来他这么能搞事儿啊!}
{内阁中的大学士很多,可不全都是跟首辅一条心的,再说了,这些人也不是摆设,肯定是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的,要是内阁是首辅的一言堂,那还建什么内阁,直接重新任命丞相算了!}
{我的意思是,隆庆年间的首辅可是高拱,高拱不是斗倒了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才上位的吗?高拱居然没拦着张居正啊!}
{首先,张居正虽然是徐阶的学生,但是他跟高拱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差,甚至当初徐阶和高拱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好的,他们反目成仇只是因为首辅之争。}
{其次,高拱也是很厉害的人,不要因为这些大臣争权夺利,就觉得这些人都是奸臣,高拱当首辅的时候,也是结结实实的为大明办实事的,张居正的改革对大明是好是坏,高拱看得明白,所以是不会阻拦的。}
{原来如此!}
{真的,越了解张居正,就越是喜欢他,大明让文臣辖制武将的传统由来已久,张居正连这都能压下去!}
{张居正不是压下去了,而是尽量减少这种事情,就算是真的需要派遣文官监督边军,张居正也能派遣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去!}
{不行的话,张居正大大还能派自己的心腹去,他的心腹一定会听他的话,不会过多的辖制武将,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和自由!}
{文臣辖制武将这种政策,我还在想到底是大明的那个皇帝闲着没事干制定出来的,原来弄了半天,是我朱棣大大,judy你是咋想的啊!}
{每一项政策都会在执行的时候改变,更何况过了这么久!}
{这项政策最开始,就是朱棣想要派个自己身边的人去监督军队,不要让军权旁落,影响大明江山的安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官们拥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权力,可不就是天然的高了武将一等?}
{监督部门的权力向来都是很大的,就算检察人员的官职要更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使绊子。}
{皇帝不相信边军将领,难道就这么相信这些文官吗?真的不怕他们收受贿赂,然后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武将们吗?}
{嗯,我觉得这些古代的皇帝们肯定也是思考过的,但是呢,古代的监察机制本身就很复杂,他们之间应该也是互相监督的,想要真正理清楚,可能要写一篇历史论文出来!}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内阁,作为大明中后期的最高权力机关,里面全部都是文臣,一个武将都没有,虽然让武将处理朝政确实有点难为他们,但是最高权力机关中一个偏向武将的人都没有,那武将就只能被打压了。}
{这个确实,关键还是要有人才行啊!}
{隆庆年间和万历初年的武将们能够受到重用,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内阁中有张居正!}
{隆庆和议居然这么有用啊!}
{这种和议的结果,才是宋朝的那帮子人想要的结果,只可惜,自身的实力不够,骨头又软,议和的时候,也只能处于劣势。}
{将边关地区发展成为不输给中原内陆的繁华城市,张居正的这步棋走的可谓是非常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