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帅结束在沈阳的视察,继续往北走。
第三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沈飞原型,现在内部编号是114工程,进入正式竞争阶段之后应该是叫YJ14,成飞原型是YJ13。
第三代轻型战斗机则有三个竞争者:沈飞、成飞、南昌。现在也都没进入正式竞争阶段,预计原型编号叫做YJ15、YJ16、YJ17。
不管哪个原型获胜,最后的赢家都是钱学森创办的空气动力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飞行器和航天器空气动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源头。当然沈飞的YJ14借鉴米格25的比较多,但其他四种在研型号
都利用了空气动力研究中心的成果。
哈军工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是聂帅在哈尔滨的主要考察对象,确切地说,是哈军工里的两个人。
在列车。上,聂帅掏出他的小本子,上面记着几个名字、人的简介和现状。
“周兴明”
“1938年生,1960年毕业于哈军工,1963年清华计算机系硕士,现哈军工任教,中校。”
“长处:对军事技术与未来战争有浓厚的钻研热情,尤其专注于研究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李鸿志”
“1937年生,1961年哈军工硕士毕业,现总装备部第二炮兵装备局二处(哈尔滨)主任,中校。
“长处:对军事体系和军事工业体系有深刻的理解,有极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和李强前两年做的事一样,聂帅也想找个接班的啦。
接班人都不好找,李强琢磨了很久才确定下来蒋筑英,聂帅从69年琢磨到现在,还未能确定。
接班的同志必须政治可靠,必须有深厚的科学素质背景。从聂帅的位置,还需要接班人此前就对装备、装备体系以及未来战争的发展有锐利的眼光,并且在军内已经有了定的知名度。
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更方便地理解未来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另一方面,只有这样的牛人,把他纳入小组之后,这位新成员接下来的表现才不会那么突兀。
聂帅抵达哈尔滨,李鸿志并不在装备局二处的驻点,应该是外出出差了。哈尔滨的这个驻点其实就在哈军工校园内,工作范围是协调建设在东北地区的固定洲际导弹发射井,所以一出差就肯定是钻
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
周兴明在哈军工,他是哈军工的教员嘛。聂帅来访让周兴明感到很意外,而且聂帅直接上教学楼,去了他的办公室。
“在哈军工教书,有没有感觉太沉闷了,不如下部队爽快?"聂帅开场问了句。
周兴明:“学院是个好地方;好多牛人,甚至学生的思想也都很活跃,在这儿教书能让自己头脑里的思想不断碰撞锤炼改进。至于下部队,哈军工的教员也是要经常下部队学习考察的,只是,如果我
们这种考察能更方便更频繁一点就好了,尤其是我想到越南做一次实地考察。
聂帅:“越南?这可得在安全方面做好措施。
周兴明;“聂老总,那就是说,哈军工的教师、学员,去越南战场实地考察也是有希望的?”
聂荣臻点了点头,决定先把这个话题收一收,他要谈正事了。“小周,你去年写了一本这个书,是吧?”
拿出去了。”
周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前年写出来的,去年出版了。学院对新学术思想著作有特别的补贴,卖不卖得出去,都能给作者一份基本收入,所以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我就把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变成书稿
到现在为止,周兴明当然没接触过未来文件,也根本不知道未来文件的事情,聂帅十分确认。可是周兴明去年出版的这本书,书名叫做:
《数字化战争与数字化部队》
聂荣臻:“很好。我最近这段时间看你的书看了两遍,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地聊聊它。”
。。。。。
美国。
1972年是大选年,在七月份,民主党和共和党相继召开全国大会,确定自己参加竞选总统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