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笋现在的心情颇为复杂。
自1969年胡志明逝世以来,作为越南劳动党的扛把子,黎笋主要就是做两件事:
扩大越南京族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其实主要是后一件事,做前一件事也主要是为了后者:扩大越南的势力,就能增长自己的声望,声望上去了自己这个总书记就记巩固了。
但扩大越南的势力并不太顺利。
胡志明在的时候,决定把印支共产党分为三,越南老挝柬埔寨各一一个党。胡志明考虑的是这三个地方属于三个民族,而且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主体民族,硬搞在一起?胡志明觉得以自己的威望都
搞不来,他在世时还劝越南的党内同志,莫要去试。
那么能建立“越共是哥哥,两个小民族小党是弟弟”的架构吗?黎笋试了,结果也不太如意。
首先是柬共那边断然和越南"离婚’了,甚至为了和越南彻底断绝关系,柬共把根据地都从柬埔寨东部迁到了北部。迁到北部就拿不到胡志明小道顺路送过来的军援了,可柬共不要军援也要和越共分家
然后就是老挝这边。老挝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没有像柬共那样脑回路清奇,但很明显,老挝人民革命党在夺取老挝内战胜利之后,应该也是会独立建国的,最多是今后越老两国两党有着特殊的关
系”,仅此而已。
那就不指望这件事了,考虑考虑党内地位巩固的问题。这时候黎笋发现,哦豁,胡志明叔叔说的是对的!
胡志明在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后决定参加北京召开的共产党大会,去北京之前胡志明对黎笋说,中国最多把越南当小弟,而苏联是要把越南当儿子的。
你是愿做小弟还是做儿子?
在搞清楚事情真相、制定解决方案之后,老挝两方、黎笋先后回国。
凯山回国之后就果断把总参谋长撒职,总参谋部整顿。为配合整顿行动,老挝爱国阵线的所有部队原地停止不得调动。
这时候中国作为中介和担保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老挝爱国阵线高层整顿和部队原地静止期间,老挝王国的军队也原地静止,双方相安无事。
当然,侵入泰国的那三千多人没有静止,由老人革中央军委亲自发命令,把这三千多人调回来了。在泰国的一个多星期,这支部队和当地泰国人发生了点小冲突,打伤了几名泰国警察,这个问题
也在中国的斡旋下解决了。
重归和平稳定,是现在中国在中南半岛最大的利益需求。
1965年越战升级,主席却去视察北部湾的经济开发工作,这一战略在过去八年时间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进行。现在环北部湾地区随着战争结束,还会有一波巨大的经济增长。
基于进口铁矿+越南煤炭而建起来的北部湾钢铁工业主要是柳钢、武钢和上钢的北部湾分公司,出产的钢材支撑了北钦防的基础建设和工业用料,而且在过去8年,北部湾找出了个自己的优势制造
项目:摩托车。
两轮摩托,脚踹就砰砰砰的那种。
上轰油门。
1970年北海首批摩托车下线,到1974年,北海、钦州、防城港街头已经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少年,把自己的头发理成迈克尔杰克逊那种蓬松爆炸头,穿着外贸尾单的牛仔裤,一人一辆摩托车,在街
这在被记者报道(其实是批评)之后,一时成为广西少年的标志性形象。
北海摩托车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开始销往南洋诸国,按照越南人的生活习惯,今后越南可能才是摩托车的海外消费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