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越南不谈,那会怎么样呢?
这些问题没有统的答案,会议投票之前各种猜测都有。
北京VS莫斯科
现在,在场的奥委会工作人员、申办城市代表团、场外记者等等,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那61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身上。
不过,记者是无法得知哪个奥委会委员的票投给了谁。申办过程中,最后的投票是保密的。
在四年前,第21届奥运会的申办投票全会上,奥委会委员用个个一模样的信封,在票上勾出自己选的城市,投入保密票箱中。
这一届的投票采用加密数据传输的电子投票器;比以前的投票方式保密性还好。而且,电子投票器得出结果很快。大会主持人提示现在可以按投票器,各奥委会委员就摁身前的投票按钮。大会主持
人提醒两次,确认所有奥委会委员都完成了手中的投票工作之后,投票结果秒出。
北京VS莫斯科
北京:32
莫斯科:28
弃权:1
。。。。
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擦擦眼睛,看看电子显示板上的数字。
没错。
“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北京!
在场的中国代表团狂欢。在狂欢之前他们还愣了几秒钟。
因为这实在是有点惊喜。在离开北京前往维也纳之前,体育总局还对他们说,这次胜率五五开(乐观估计),申办不成功也不要紧,回生二回熟,下次就好多了。
没想到的是一击就中。
狂欢之后,由美国奥委会、洛杉矶市政府和体育部门官员构成的美国代表团上来,对北京取得申办权表示祝贺。
中国代表团回应致谢。
“如果一切都按会议之前的安排,我国的奥委会委员在第二轮应该是投给了你们。”
美国奥委会的申办人员在与中方团长握手拥抱的时候,附在中方团长耳边说了这句悄悄话。
中方:。。。
苏联代表团人员的席位上。
在投票结果打出来之前,苏方代表团已经有几个耐不住性子的人咧开嘴、伸展双臂,做好庆祝的预备动作了。当看到32:28的数字之后,这几个人顿时凝固成为雕像。过了好一会儿,这些咧开嘴的
人才从笑脸改成哭脸。
《北京喜获1980年奥运会主办权》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对国际奥委会决定表示感谢》
《北京将全力以赴办好1980年奥运会》
此时第七届亚运会才刚闭幕不久,热度刚刚消退,又传来了7年后会举办奥运会的消息,这叫做“一喜接着一喜"。
在莫斯科,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主席团都对奥运会申办功亏一篑感到深深的失落。
和中国申办奥运会样,莫斯科申办奥运会也是为了打自己的国际形象。无论沙俄还是苏联,到现在还没举办过奥运会呢。不但苏联没举办过,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也都没举办过。
想到这儿,苏斯洛夫就来气:中国,成了第一一个承办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