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垣:“我还要飞到唐山周边看看郊区的县乡镇,评估损失情况,这些地方的破坏烈度也非常高。
刘英勇:“我要去西南线进入唐山的公路,蓟运河公路桥那里,我们各自分头行动。
至1976年7月,唐山市常住人口85万人。在中央过去十几年不动声色的产业转移下,在全国实际城市化率近50%的背景下,唐山常住人口数字却比原历史位面的唐山市少很多。
主要是由新建在海边的唐钢新厂为核心,带出来了批唐山的企业,最后围绕唐钢差不多形成了一座新城市,从几年前开始,唐山人就把这座新城市叫"新唐山”。
新唐山有69万人口。在地震中新唐山也受到了影响,但由于不在震中以及建筑几乎全为新修的合乎抗震标准的建筑,新唐山的损失比较轻微。离新唐山不远的乐亭也差不多,虽然乐亭县是个历史老
成,但在环渤海经济开发的大潮下人口从原来的3万涨到42万,可想而知乐亭现在就没几栋老楼。
天津宁河区受地震的破坏反而比新唐山严重,宁河区的旧房子太多,且地质和唐山样松软。
7月28日的朝阳升起时,第1军第1师战斗航空旅的直升机已抵达唐山展开救援。救援人员用直升机装载和吊挂的十几台小型抢险机械,到中午12点时共救出5000多人。
除此之外,直升机集团中的森林灭火直升机迅速扑灭了唐山市内的3处火灾,阻止了这种地震时最为凶险的次生灾害。
在12点之前,上午8时,第一支地面部队进入唐山,这是第1军第2师的摩托化部队中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两个营的两栖装甲车在摩步团团长带领下直接涉水强渡蓟运河,为唐山带来了100多吨食品、
急救包和两百多个人手。上午9时,第1军的大部队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也抵达了唐山。
这是西南方向的救援力量。东南方向,虽然天津宁河区也有严重的灾情,但从天津也向唐山派出了救援队,至中午时分,野战医院的第一个集装箱屋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安装。
东北方向有我军的另一个陆航旅38军112师战斗航空旅,该旅的近200架直升机也是凌晨动员,日出之后抵达秦皇岛,在秦皇岛加油和加装物资之后,于上午9时左右抵达唐山。在战斗航空旅身
后,38军全员正在沿着公路向唐山开进。
除此之外,北京军区、沈阳军区的民兵、预备役部队也在进行紧急动员。
参加过印尼救援的一千多专业救援队伍成了整场救援行动的专业核心。在他们的指导下,野战军部队有序进入唐山的各个重灾地段施展救援。
到28日下午,两个战斗航空旅的直升机被重新调配,其中的23改为救援唐山周边的农村和城镇一唐山市区已经有大批地面开进的部队救援了,而周边小村镇有很多地方公路在地震中瘫痪,只有直
升机能够进去。
除了直升机,摩托化部队的63、63G装甲人员输送车也差不多能做到"使命必达”。63式是履带式车辆,无需公路,还能无装备涉渡江河,可以装载一个班的人员,还外加一两吨物资。
唯一的问题就是认路。虽然营长连长识路,很多装甲车车组不认识路。但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虽然装甲车没有卫星导航,但是直升机有。于是在唐山周边,时不时可见装甲车跟着天上的直升机
包,直升机朝哪个方向飞,装甲车就朝那个方向开,直至进入村庄。
“这一天,看起来情况好像也不是那么糟糕。
“不要过分乐观,现在还不是乐观的时候。”
7月28日傍晚。
刘长垣、刘英勇把救援指挥部前移到了唐山郊区。
下午6时,唐山迎来了一次极大的余震,7。4级,都不知道这是大余震还是唐山根本就是一次双地震。
但是,在协调指挥和担当救援核心的“印尼大队”的努力下,所有在场的幸存者、救援队都做好了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余震的准备,已经救出来的人基本没有再增添伤亡。
此前刘英勇直打报告请求前移指挥部但中央一直拒绝,在这次大型余震过后中央同意指挥部前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