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翟弘毅,你一直表现得什么都不在乎,原来都是悄悄在表现啊。”
&esp;&esp;这话一落,现场的人都提起了心,目光落在翟弘毅身上。
&esp;&esp;几个月前就说大队有工农兵的名额,可后来又没有了动静。
&esp;&esp;现在各种消息满天飞,谁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esp;&esp;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能获得名额的,肯定得是那表现得好的。
&esp;&esp;他们大队还好,因为大队长比较公正,大家不敢触霉头,其他大队的人还偷偷给大队长塞东西。
&esp;&esp;这些年知青下乡,不知道养肥了多少人。
&esp;&esp;有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没少在中间收好处。
&esp;&esp;榕山大队倒是没有这种情况,可越是没有反而让他们越是烦心,不知道劲儿该往哪里使。
&esp;&esp;汪莹嗤笑道:“马建德,你这话说得可真是好笑,怎么就许你表现,别人就不能表现啊?要说偷偷摸摸表现,你说自己是
&esp;&esp;自从工农兵大学名额落到榕山大队,就传得沸沸扬扬的。
&esp;&esp;大队里的人还不怎么在意,知青那边没少因为这个事奔走,生产队干部家里比往常热闹得多。
&esp;&esp;有的人还找大队长拿介绍信,直接跑到镇上或是公社上走动,都积极地想要争取这个名额。
&esp;&esp;相比之下,榕山大队本地人要平静得多,毕竟这个名额是指定要留给知青们的。
&esp;&esp;会这么照顾也是有原因的,其他大队往年能回城的人不少,要么是上头给的名额,要么是知青自己找关系回城了。
&esp;&esp;或者有才干突出的,表现得比较出众的,会被调到了镇上、公社上的机关单位、工厂中工作。
&esp;&esp;他们榕山大队就跟被人遗忘了似的,这么多年下来这么多知青,能离开榕山大队的人屈指可数,这导致他们大队知青是附近大队人数最多的,足有三十八个人。
&esp;&esp;其中有五位知青在本地结婚落户,比如小学老师孙芹。
&esp;&esp;其他几位大多数也在大队里是有职务的,记分员、小队长等等。
&esp;&esp;不过知青中大多数人还是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因此一直积极地争取回城名额。
&esp;&esp;能上工农兵大学更是所有人的最高梦想,这意味着未来一片光明,工作生活都有了保障。
&esp;&esp;不像那些只拿到回城指标的知青,前途未卜。
&esp;&esp;因为城里的工作岗位不足,回去后很可能也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子女比较多的人家,父母的工作岗位有限,不能都让给子女,也就导致他们回城了又要面临生计问题。
&esp;&esp;可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毕业之后肯定会分配工作,就捧上铁饭碗了。
&esp;&esp;唐青青也听说了关于大队准备把工农兵大学名额给翟弘毅的传闻,据说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翟弘毅都被表彰了好几回了,公社领导都听过他的名字。
&esp;&esp;唐青青将翟弘毅布置给她的作业做完,将翟弘毅叫到屋子外头,避免打扰正在学习的王黑子和唐巧巧。
&esp;&esp;“哥,你是不是要去上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