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的媳妇是很信服张福的,因为张福年纪轻轻就是干部了(副处级)。有能力有本事有技术,全国到处跑。
所以她急忙问道:“那张福哥,你说咱大李干啥好呢?他能干啥个体户?”
李青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张福。
张福来之前就给李青想好了一条道,也是帮自己这个老朋友的一条道:“干吃的!”
“可以预见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民百姓的生活质量将会进行跨越式的进展。现在很多人家为了节省粮食,把一斤细粮换成两斤半的粗粮。粗粮细粮混合着做馒头面条之类的。”
“再过五六年,大家伙就不会这么干了。到时候家里顿顿细粮。这吃肉啊,也可能不是一个月一两次,而是每个星期一两次,甚至两三次了。”
“尤其咱们这是北京,会比其他的小城市小县城和农村更早的感受到这种变化。老百姓以后对食物的追求会越来越多的花样。”
“现在干个小摊,过几年干成一个小铺。刚好现在国家政策扶持,居委会肯定也不会卡你。只要做好卫生和食品安全这一块,我觉得大有可为。”
“而且,以后社会上的物资条件会越发的充足。到时候开个小铺赚点钱,过的不一定比单位里的小领导差。”
李青和他媳妇都不算是特别有见识的人,李青还读完了小学,李青的媳妇当初就读了一个初小就没读了。
两人听着张福这么说,都陷入了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
李青:“可是哥,我不会做菜啊。”
“你以为我是干嘛的?”张福嘴角一笑:“我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瞧瞧这是什么?”
张福从自己带来的网兜里面抽出了两个包装精致的小玩意儿。
一个上面写着【关东煮用浓缩汤料包】,一个写着【麻辣烫用浓缩汤料包】。
“这是我们小组最近刚做出的东西。这个叫关东煮的东西是我们和日本那边的同志一起研发的。关东煮就是一种很像咱们这边火锅一样的东西,不过他们那些食材都要久煮。让食材在汤里保持味道,更加吸味。”
“搞这个研发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咱们四川的麻辣烫。你们在电视里面可能看过,哦,没看过啊。没关系,也是差不多和火锅一样的东西。”
“这俩浓缩汤料包,你们现在就煮上。弟妹辛苦你了,你去买些菜。萝卜、冬瓜、藕片、豆皮、海带、豆制品多来点最好,其他的什么都行。”说着张福要掏钱给她。
李青媳妇那能要张福的钱啊,她转身就走,前去买菜去了。
张福和李青则是开始忙活生煤球路子,架上锅子烧水。
不过李青家里没有鸳鸯锅,这玩意儿在这个年代除了一些餐厅,基本普通人家就没有。
不过张福家里有,他直接给拿了一个过来。
一个锅里煮关东煮的汤,一个锅里煮麻辣烫的汤。
一红一白,在火焰的加持下升腾翻滚。
等到李青媳妇回来的时候,刚好水煮开,香味开始飘散。
李青媳妇深深吸了一口:“好香啊!”
“来,把菜都处理了。”张福也不废话,指挥着李青两口子把菜都给弄了。
菜里没有买肉,就是各种素菜。但是没有关系,有豆制品有蘑菇,放在这种汤里沸滚一会儿后就会有鲜味一起释放出来。
李青媳妇乱七八糟的买了不少菜。张福让他们俩一锅煮一半。
等到食材都熬煮的差不多了,张福掀开盖子,雾气蒸腾下浓烈的香味飘散开来。
左邻右舍都闻到味道了。
“好香啊,李青你家离今天开荤啊?”隔壁领居,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好奇的看了过来。
“没有没有,这是张福哥给咱带来了一些新食物做法。说是日本口味和四川口味的东西,给咱们开开眼。”李青连忙说道:“王哥,你来一口?”
戴眼镜的男人吞了口口水,其实他不饿,中午刚在食堂吃了一大份午餐呢。但是这一锅飘散出来耳朵浓烈香味却刺激着他的味蕾。
让他忍不住想要再来一口。
叫王哥的中年男人道:“这不太好意思吧……”
他话还没说完呢,李青媳妇拿了一副碗筷,给他捞了一块豆腐,一块萝卜,一结海带。
王哥嘴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嘴巴的动作却没有慢。王哥的单位比较好,是市里烟酒管理部门的。单位的饭时不时能吃点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