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池脩之到任之后第一次大危险,似乎来临了。
你们这么想简直是太天真了!
“几十年前,朝上竟是猪猡做公卿吗?这样货色是怎么做太府?一点也不难搞啊!真恨我不早生几十年,必能封侯拜相啊!”说话这是李敬农。此君虽然对他爹很头疼,但是,少年总是会下意识地模渀亲近男性长辈神马,况且,李神策也不是一个很丢人父亲。
所以,他是条小毒舌。
要李敬农说,分明是该:假意合作,背后捅刀,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原以为还有场硬仗要打,正想一展身手呢,结果一看,哇咧!这老头居然傲娇了,他怄上气了,为了怄气硬往南墙上磕。李敬农裂了,这货是怎么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祁高只是太久没有人挑战他权威了。人吧,就像机器,不用就会生锈啊。能时刻警醒注意打磨上油毕竟还是少数。顺风顺水日子过惯了,智商情商真会退化啊!
————————————————————————————————————————
奇难搞老先生真想错了。池脩之是会坐着等你来挑衅人吗?他是呆家里坐等你打上门来人吗?他来是准备做一番事业,闲着没事儿等着跟你怄气?你以为你是谁?你真能代表人民群众投反对票吗?
郡守很忙!没功夫跟个既不英俊也不美丽老头子置气。
前任把能用到人都给带走了,只留下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王功曹,还被池脩之给赶跑了。池脩之手上有算账人手不假,大多是郑琰侍婢,总不能一直舀侍婢充数吧?现培养统计人才?既来不及,眼下也没有那么多可靠又身份上能说得过去人供调-教。
不用说他衙门里现六曹只得了两人,主簿也只有两个,典签倒是有,小吏还差上至少二十人。漫长职官演变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互相影响着,地方政府部门设置与中央基本保持一致,中央有六部,地方便有六曹,至少要六个人。典签掌机要,主簿管文书,同样重要。熟悉世情当地小吏是不可或缺。眼下,都缺人!
池脩之一顿王八拳打时候是痛,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缺人状况确实给他造成了些许不便。不方便是,他招考简章贴出来之后,居然无人敢理会。也是,奇难搞积威之下,就是有什么想法,想跟郡守套信近乎,也要犹豫那么一下。
于是,干活人不够,招工又没有应聘,池脩之只好带着一群小鬼,一个人当两个、三个人用,卷起袖子把挑子给挑起来。虽然累,心头却一片敞亮:他不能指望一顿王八拳就把一个郡世家都给打服了,那是不可能!像这些世家,是连宰相都敢顶牛,何况你一宰相女婿呢?但是,只要他能顶得住这压力站住了脚,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多半年,就会有人来投奔了。
暂时没有人帮忙也好,正好锻炼一下自己,也是锻炼一下这些亲戚朋友家孩子。说是孩子,人家年纪比池脩之也小不了多少,这些人不不像池脩之,生于家庭败落之时,一个个是纯·官二代兼富二代,多少有些骄娇二气,磨一磨,正好!这些人往家里写信,池脩之也没拦着,写吧写吧,告状吧,随意吧。他自己也往京中写信,给老师写、给岳父写、给皇帝写,无一例外要求他们先袖手旁观,如果撑不住了,他会叫场外支援。
衙中人少,郑德俭还是郑琰亲侄子,李敬农又是池脩之忘年交儿子,朱震算是半个池党,张亮不用说,从小就跟着郑琰混,如果没有应酬,大家都是一处吃饭。心情好了,还奏个乐什么。
吃完了饭,再聊一会儿天。都是熟人嘛,池脩之一点也不避讳他有事跟老婆商量习惯。李敬农开始是很不适应,散了之后就隐讳地向郑德俭提议:“这个,男女授受不亲,夫人这……我们不太好意思啊。”
郑德俭很自然地道:“那是我姑母啊,”拍拍李敬农肩膀,一副哥俩好架式,“不要想太多,只要你不招惹她,姑母人很好。”
李敬农:==!不招惹她,这个定义好难把握啊!
终李敬农还是屈服了,他只是想起被关池家冰窖里亲爹。
吃过饭,池脩之还乐意带着下属晚辈跟老婆商量商量政事。朱震略有违和,还是忍了,事实证明,这一忍,还是有好处,他初次见证了郑琰凶残。
“春耕要用种子、农具、耕牛业已分派妥当,我都造了册,多少种子,家具几成,耕牛年齿,”池脩之擦着手给郑琰介绍情况,“派人送到各县衙门,看着县令们签字画押了,舀着签条再回来。小心总是没有错处,省得又来个什么冒领人。”
郑琰洗完了手,淡淡地问了一句:“就这么规规矩矩地送过去?”
“什么是规规矩矩呢?”
“派出人来一路敲锣打鼓地送,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地送,一道走一道告诉他们这是府君仁政,让所有人都看到你送是良种健牛。以后你要做什么,此地百姓用处堪比京城诸公。京城马要一天,往返需两日,这个,出门一吆喝,就来一群帮手。”
点到为止,不用再说下去了。
朱震心说,怪不得京中人都怕她,真是会玩手段啊!一个是一直为人民服务好官,另一边是高高上世家,心理上就会亲近前者,两人相争,前者差得太多也就罢了,如果旗鼓相当,这份好感就会促使百姓站郡衙这边。这主意不见得有多鲜,凶残是背后喻意。朱震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些什么。
宣传战呗,忽悠,可了劲儿地忽悠。
郑琰道:“趁着还有时间,你也该拜见一下使君了,再晚就抽不出空来了,我就先不去了,写封书信与礼物一道,你代我转交与使君夫人吧,”她留下来坐镇,防止有人趁池脩之离郡时候生事,“你带五十护卫走,再多,怕使君不。他夫人京中时候我也见过,是个知道礼数人。”
朱震与李敬农都得承认,有这样一个老婆,对于男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幸福事情。
池脩之道:“敬农随我去,其他人留下,有事先禀夫人。”
郑琰笑道:“你放心,祁老先生必会懂礼守法。早去早回,等你回来了,我也好见一见熟人。”
“熟人?”
“唔,当年大正宫里,我熟人不少,如今她们放归故里,我既来了,便不能当成不知道啊。京城周围,入宫良家子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