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我和我家人鱼和我的青梅竹马 > 21|7 29发(第2页)

21|7 29发(第2页)

龙锦四方街梅仁瑜长这么大都没去过几次。她小的时候龙锦四方街还没建起来,到龙锦四方街建起来了,她也长成了不爱花鸟鱼虫,只爱金钱铜臭的姑娘。

不过这龙锦四方街倒也不是只有花鸟鱼虫,这里以前还是海市最大的字画古玩聚集地,全盛时期的龙锦四方街里金店和珠宝行也颇多。后来海市又兴建起了一座“青鸟大厦”,金店、珠宝行以及做大了的字画古玩店大多都搬进了崭新的青鸟大厦。倒腾旧货的、买卖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商贩随即涌了进来,龙锦四方街这些年隐隐有那么点儿效仿帝都潘家园的意思。

笙歌剪了头发的那天晚上他就请梅仁瑜找个时间把他那堆剪下来的头发拿去龙锦四方街里的一间铺子,说是那里应该有个叫“江爷”的人。他想把他的头发卖给“江爷”。

梅仁瑜一开始没同意,她觉得笙歌应该把头发留下来做个念想。它们人鱼有能留俱留的习惯,笙歌第一次剪头发,不可能真的不可惜自己这养了八百多年的长发。再说头发能卖多少钱?即便笙歌的这蓬头发确实浓密润泽宛如活物,头发也只是头发,成不了金丝。

古时候人类不会生产假发,又牢牢谨记“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敢毁伤”的祖宗遗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卖发。剔头不是出家就是因为卖了身,人牙子怕自己的“货物”脑袋上有虱子被嫌不干净,于是乎先把“货物”容易长虱子的毛发给剃了。这就和菜农卖菜以前会用水把菜洗一洗一样。

那种年代,头发好的人没几个。只有富人们和宫里的达官贵人们才有那个闲钱去买别人的头发当自己的假发,也只有穷得过不了日子的人才会卖头发。现代的假发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的颜色款式。真头发做成假发不少人还嫌诡异可怕,销路销量远不及高温丝和蛋白丝之类的假发。

无奈笙歌说卖头发的钱无所谓多少。他每天吃喝拉撒睡都是梅仁瑜出得钱,他这样没有生产性梅仁瑜不在乎是梅仁瑜的事,他可是在乎的不得了。

听着八百多岁的老头儿用他那张正太脸学着老夫子摇头晃脑、长吁短叹,说些什么大丈夫不吃嗟来之食啊,不劳动者不得食啊之类的东西,梅仁瑜一秒投降,选择尊重笙歌的意愿。

——实际上她不是不能理解笙歌的感受,她也有过和笙歌差不多的时期。那会儿她母亲新丧,又没有父亲能依靠,一个人住在工厂的宿舍里,每天都能感觉到寄人篱下的压力。她无数次想过就这样辍学收拾了东西出门打工,不用靠周围的叔叔婶婶阿姨伯母们的施舍来过日子。可是她每次都把这种念头强压了下去,因为梅如君对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她一个孩子没有学历更没有学识,走到社会上不过是进了屠宰场的羔羊,横竖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她强迫自己读完了高中,还参加了高考。最终上了大专,进了银行。

把笙歌带回家的梅仁瑜从没当他是赖在她家里白吃白喝的寄生虫,也没想过要笙歌对她报恩什么的。可是就像笙歌说的那样,她不在意为笙歌花钱是一回事,笙歌有他的自尊又是另一回事。梅仁瑜不是圣母白莲花,没想过要让自己的形象看起来光辉高大毫不染尘,因此要拒绝笙歌的所有回报。再说她帮笙歌是为了投桃报李,可要是因此折辱了笙歌,践踏了笙歌的自尊心,她做的一切又还有哪里称得上是帮助?

帮人帮心,不是简单地给予食物钱财那么简单的事。其中权衡取舍,梅仁瑜自己也说不上清晰。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能争取的争取,实在争取不到的也就放下。

“江爷”的铺子在巷子深处,但意外地好找。因为巷口的墙上挂了个大红招牌,上面写着:今古缘古玩铺前行两百米。还附带了一个天大的箭头。

天气不好,巷子里有些阴暗。今古缘古玩铺里只亮着个谍战剧里经常出现的民国风绿罩老台灯,看起来更是昏暗。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黄毛小青年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玩手机,看来是老板不在。

黄毛小青年不像会是“江爷”。老板不在,找到“江爷”的机率就更渺茫了。梅仁瑜的心顿时凉了一片,但还是走进了今古缘。

黄毛小青年看了一眼梅仁瑜就没再理她,连随口打个招呼问有什么需要意思一下表示自己没白拿工资都懒得。梅仁瑜深感这店前途堪忧。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她以前路过这种店都是匆匆一瞥,从没有仔细端详过内部的东西,今天倒是有功夫好好地参观一下。

今古缘没多大,因为周围摆满的东西就显得更小了。门口有中世纪欧洲风格的落地灯,墙壁上有一看就知道是布谷鸟挂钟的小房子形挂钟。墙角堆着一堆只能在怀旧电影电视剧里看得到的九寸老电视。几个流苏宫灯和鸟笼高高地吊在顶上,样式和颜色都天差地别。柜台里一层层的放着上个世纪的邮票、粮票、油票之类的票据和大大小小的勋章。又有几方石墨、一些印鉴和扳指烟嘴天珠这样的小玩意儿。

梅仁瑜不懂古玩,看不出那些印鉴什么材质,也辨不出那些扳指烟嘴都是拿什么做的。她在店里绕了一圈,正想着这店主还真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东西都往店里摆啊,就看见那趴在柜台上的黄毛小青年关了手机,正盯着自己看。

梅仁瑜有点尴尬,就随口问:“请问您认识‘江爷’吗……?”

其实梅仁瑜没抱什么希望。她只是不想那么尴尬。哪知青年一听“江爷”这名字就皱着眉头直起了身体,神情凝重的问她:“你从哪儿得到这个名字的?”

梅仁瑜想了想,答道:“一个朋友那儿。他要我帮他卖点东西。”

“什么东西,拿过来我看看。”

黄毛小青年一听就朝梅仁瑜勾手指,梅仁瑜忍住后退的冲动,打量着这个左耳戴了几个耳环耳钉,瘦削的像个猴儿的黄毛小青年。

“不好意思,我这位朋友指名了东西要‘江爷’收,您只用告诉我‘江爷’在哪儿就帮了大忙。我自己会去找他。”

小青年闻言把手机往柜上一丢,没好气地站起身来挠了挠头:“我就是‘江烨’!叫你来的那人……那货是有大尾巴的家伙吧?它们那一群离不开水的大尾巴成天瞎叫我‘江爷’!害我被当成老头子,我本人被当成冒名顶替的骗子!下次再也不做它们生意了!”

江烨说得隐晦,梅仁瑜却是听得明白。看来这位“江爷”就是笙歌要自己找的人了。

“真对不起,看来是我‘爷’‘烨’不分了。”

江烨看了一眼走上前来的梅仁瑜,双手抱胸“哼!”了一声坐回去:“要不分也是那群大尾巴不分,和你没关系。”

“那这个……”

梅仁瑜把装着笙歌头发的袋子敞开了个口,抱在胸前朝江烨晃了晃。江烨不做这笔生意也好。回去她就有借口理直气壮地说服笙歌把这有他八百年回忆的长发留在身边。

“鲛丝!”

哪知江烨一声惊呼,双眼一亮。接着十分贼精地向门外看去。见巷子里没人,他才掀了柜台后面的珠串门帘,招呼梅仁瑜:“进来说话。”

这下子梅仁瑜不用掐指一算也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是落空了。

江烨戴了个线轴轱辘模样的单边眼镜,换着上面薄厚不同大各异的镜片在灯下对着笙歌的头发看了又看,其仔细程度毫不亚于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的谨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