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已经死去,若要救活孩子,只能剖宫产子。且不说她带来的是战斗部队,没那个人手和能力去做这种难度的尝试,就算侥幸救活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孩,也不过仍旧是被用于政治,命运同方才名嘉分析的其他族人一样,最终也逃不过一个“死”。
为这个孩子的人生考虑,它也还是别出世为好。
至于四十六室考虑的用于怀柔一事,名嘉很不以为然。
几百年的韬光养晦,从那个老管家的行事便可窥知,羽柴氏从未有过一日想要认命。吉宗反叛时难道不知道自己有家眷族人吗?为何还怂恿高阪敏行做跳板?为何还在流魂街收买人心?为何不惜牵连上灵王也要攻城略地报一箭之仇?
他从没有给自己留过退路,不成功便成仁。
而羽柴夫人也正是明白丈夫的孤注一掷,才义无反顾慷慨赴死。这是武士的尊严和风骨。
养尊处优的四十六室不懂,但作为武家公主的名嘉懂。
真正的武士,都会懂。
所以,就算是对武士最后的尊重也好,名嘉是不会白白浪费精力设法保那个前途未卜的胎儿的。但被羽柴夫人抱在怀里先行掐死的幼儿,却有几分蹊跷。
一个母亲,再有觉悟,拳拳爱子之心是天性。她或许可以接受带着不知事的孩子共赴黄泉的结局,但生生掐死自己的骨肉却是一件十分考验承受力的事。
对亲生儿子下手,看着孩子从痛哭挣扎到抽搐咽气,这一系列的过程在窒息中完成,对任何一个母亲而言都是极致的痛苦和煎熬。既然要死,为何不选择更干脆、更安静一点的死法?掐死在自己面前,不像是解脱,倒更像是折磨了。
自己倒下都要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孩子们护在身下,这般从心底里爱护孩子的母亲,真的可以对亲生骨肉如此残忍吗?
而且包被中的幼子身上所穿衣物,明显比孩子的身量小。能私铸兵器的家族,就算从瀞灵庭被流放,财力也不会很紧张,怎么会给孩子穿不合身的衣裳?倒像是偷穿了谁的似的。
热水驱散身体的疲乏,名嘉从浴桶里跨出来,让女中给自己吸干头发和身体上的水分,换了件干净衣裳,不动声色传膳、休息,直到天色擦黑,她才神清气爽地起身,套上道服,独自前往流魂街那个被围起来的村落。
白日留的几个队员不过为着个以防万一,整个村落既已没了活人,也不存在什么意外的可能了,故而留守队员们也比较放松,名嘉甚至没跟任何一人碰面,就十分顺利地进到了正屋。
榻榻米上已经干涸的血迹暗红发黑,她站在屋中仔细逡巡着每一个角落,很快就将目光聚焦在一处。
搬开流水摆件沉重的盆景,在假山后的空隙,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已被施了鬼道,安静地睡着,眉目依稀有几分羽柴夫人的样子。
名嘉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良久,有些无奈地皱了皱眉,又忍不住轻轻笑了下。
终归,便是末路穷途,人性也还是向往着希望与传承的。
作为瀞灵庭的既得利益者,她不该认同羽柴氏的野心;但同为武士,她却想对得起羽柴一族的尊严与风骨。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名嘉是有过犹豫的。
从人性一点的方面来看,孩子是无辜的,大人做错事,未出世的孩子毕竟是条鲜活的生命,似乎从人道主义来看,是应该竭尽全力把孩子救活的。但是就如同名嘉分析的,这个孩子肯定会被当成筹码来迫使吉宗放下武器,而且从四十六室对叛乱的态度来看,也不可能给这个家族留后,所以现在救下来,到时候也还是要死,不如就别出生,不费那个心了。这是名嘉从政治角度出发的考虑,也是为了孩子的人生考虑。
但是对于那个被替换掉的幼儿,却不能一概而论。不剖宫产子救那个胎儿,是因为它还没出生,但这个幼儿已经好几岁了,已经存在,所以从道德上来讲,名嘉当然不会杀了他,所以要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应该想个其他的办法。
至于说名嘉这个位置,她也的确不可能只是出于自己的同情心就要帮这个孩子,下一章会说明原因的。
☆、Episode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