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新三十八师全体官兵经过擦洗车辆整理军容,精神饱满地开进
印度。英印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
至此,参加缅甸作战的盟军队伍,包括中国远征军三个军,英印缅三
个师和五个独立旅,均遭到程度不同的失败。只有新三十八师未打一次败仗,
紧要关头果断突围,安全撤离,得大于失。
师长孙立人指挥有方,受到亚洲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高度赞扬,
并获得美国国会勋章一枚。
3
与新三十八师命运截然相反的是中国军的骄子第二百师。
北撤一开始,第二百师就被赋予担当后卫的重任。师长戴安澜是坚定
不移的回国派,全师官兵上下齐心,跟随师长回国。黄埔三期出身的戴安澜
与美国留学的孙立人不同,他不懂外语,对外国人不感兴趣。他是委员长嫡
系,一直为委员长所倚重,除了效忠委员长他别无二心。
同古战役后,蒋介石从重庆飞到腊戌布置曼德勒会战。老头子一下飞
机就把戴安澜置于左右,留他共进晚餐。最使戴安澜受宠若惊的是,校长是
夜留他同宿,抵足长谈,有幸领受此种恩宠的人在国民党将领中实属不多。
毋庸讳言,国民党军人是在内战和御侮(不是侵略!)的双重夹缝中成
长起来的,他们虽然不具有西方军人的荣誉感和对外扩张的激情,却对官场
倾轧和权力之道有着更加深刻的领悟和体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没有教会他
们如何富国强兵,却把他们变成一群大大小小的军阀和野心家。这就是中国
军队为什么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原因所在。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远征军主力被迫遁入胡康河谷后,第二百师被
敌人分割开来,与军部失去联系。戴师长毅然决定另辟蹊径,转进缅甸中北
部山区打游击,伺机进入国境。
但是事实很快证明,缅甸不是中国,在缅甸打游击的想法是根本行不
通的。
首先中国军队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其次,缅甸独立运动蓬勃发展,
如火如荼。缅甸人仇恨英国佬,自然也仇恨英国佬的帮凶中国人。中国人不
仅得不到帮助,他们的行踪还处处被报给日军,因此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陷
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中。
五月十八日,第二百师分兵两路通过细(胞)抹(谷)公路,前卫部
队突然遭到伏击。
戴安澜命令副官:&ldo;传我的命令,分散突围,到八莫以北尖高山会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