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顶点 > 第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1页)

第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1页)

四月中旬,帝都派人来上海,接走了几十个贴政保局封条的黑色箱子。朝鲜的被选者势力算是彻底消亡。

在对箱子内的资料做初步评判后,“圣光”内部电子专家给出结论:“韩国人当狗当的非常用心。

箱子里的物资种类和数量都是精心挑选,将半导体工业在早期发展中遇到的几百个材料难题基本跳过。”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正初露锋芒;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已然完备;理论物理已经为半导体工业打下基础,就等应用物理解决实践手段。

有这批物资并配合专业人才,依托美国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真可以在几年内极大促进其电子工业的发展,搞出一批黑科技产品来。

这个判断让“圣光”内部出了一身冷汗。

要不是日本被选者横插一杆子,让朴浩昌这批人真跑去美国,“兄弟会”可真是如虎添翼了。

至于现在这批人才和物资落在“圣光”手里也是很有用的,虽然中国基础太差,一时半会搞不定晶体管。

但有了材料,一些大功率无线电器件可以手工制造。

比如全国性的广播体系不需要建几十米乃至上百米高的无线电天线,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体积、功耗和花费能降低到原计划的十分之一。

搞几百来个转播台,覆盖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以后每个村都就可以接受来自中央的声音。

至于金大勋等朝鲜人则“自愿”加入中国国籍,在交出关于晶体管计算机的详细设计方案后,他们将前往安徽的合肥市,成为“中科大”的创建人员。

为国育材嘛,足以流芳百世的。对于这么一份伟大而光荣的工作,金大勋等人对融入到中华大家庭表示“非常欣慰”“极具荣耀”。

到了五月,上海局面逐渐稳定,蔡学斌为核心的市政府工作走上正轨。

中央的“三年”工业规划正式展开,筹集资金和人力,要在全国搞上百个大型建设项目。所需设备要么自制,要么从海外进口。

比如将汉阳兵工厂升级为武汉重工,生产重型机床、船用锅炉、大型轧机等等,要做装备制造业的龙头。

江南造船厂接受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的工程师和设备,扩建船坞船台,并负责建造千吨到万吨各级别水压机。

“汉冶萍”钢煤联合体将扩产,建成采煤、炼焦、选矿、冶炼、型材的全产业链。近期目标是一千万吨煤,五十万吨钢。

同期开建的还有“开滦-唐山”钢煤联合体,重庆钢煤联合体。包头,太原也要发展重工业。

生产电子管的天津灯泡厂要吞并电池厂,接手朝鲜人“送来”的物资,升级为天津电子电力集团,将产品线扩张到发电、输电、变电和电力应用的所有门类上。

生产卡车的陕西重汽,生产轿车的重庆汽车,生产航发的贵阳航空,“圣光”自带的一千多家工厂要进行合并重整成一百多家企业,并扩大规模。

为支持如此多的建设工作,“圣光”是满世界的搜罗培养技术人才,外部聘用和内部培养一起上。

只要安稳发展,三年后中国的工业面貌将大变样。

可当时间到了七月,拿了大笔英美援助的日本桂太郎内阁向中国政府提出外交照会,要求中方解释上半年的“排日”行为。

……要向日本政府道歉,要为被杀害的日方侨民提供十亿日元赔偿,且立刻释放被“强制劳动”的两万多侨民,恢复被拆解的日本租界。

否则日方将不排除动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利益的可能。

这消息一出,外交界大哗。驻京各国外交人员立马来劲,到处打听消息,追寻热闹。

首先确定的消息,日本又开始在其国内征兵。

“明治”建立的三十万新式军队在1905年结束的日俄战争中损失二十五万,由于没能拿到赔款,其战后恢复速度极慢。

但现在日本政府又有钱了。大量征兵反而极大缓解其国内矛盾,降低失业率和农村负担。大批年轻人进军队总是有饭吃的。

桂太郎内阁通过海军的“八八舰队”预算案,英日签订造舰协议,将原本四条“战巡”的建造计划扩大一倍。

英国巴罗造船厂将为日本建造“金刚”号和“比睿”号,其余六艘则交给日本本土造船厂建造。所需资金由英国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看到这条消息,“圣光”上下倍觉怪异。

新任海军司令方博更是吐槽道:“在航空力量正爆发式跃升,日本居然还固执的造战巡和战列舰?

这到底是英国人为自家造船厂拉生意?还是日本海军脑子太顽固?中日之间太近了,在空军威胁下,大舰巨炮主义不适用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