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顶点 > 第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2页)

第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2页)

但日本海军显然很高兴能拿到八条战巡,已经在舆论造势,叫嚷一波突袭就能扫平中国沿海。

这话换过去到不能说有错。但现在只会更激烈的刺激中国大力建设岸基海军航空兵——昂贵的军舰可以先放放,空中力量必须够强。

此外日本在东北驻军被强化。所谓“关东都督府”手下有控制有南满铁路一个师团,六个铁道守备队,并将在旅顺增加四个师团。

这些部队过去都不满编,但现在要补充完整,总兵力将超过五万。其指挥官是打过日俄战争的日军第三师团长,现任关东都督大岛义昌。

还有个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一直不做声的沙俄正通过在东北地区控制“中东铁路”给日本人提供军需。

根据德皇向“圣光”通报的情况,普大帝的“神圣联盟”搭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跟其手下重臣斯托雷平结成盟友。

中国人对斯托雷平了解不多。但毛子评选“最伟大的俄罗斯人”,此人排名第二,号称沙俄最后一位改革家。连斯大林和彼得大帝都在他后头。

斯托雷平的重要业绩就是在沙俄搞“土改”,挽救了已然崩溃的农奴制经济。他原本将在1911年死于暗杀,但现在只怕是死不了。

可以肯定,定日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同时,世界脱离其原有的轨迹,走向未知。

大家手里的明牌正逐渐遮掩,新的大国关系正在成型。

到九月份,英日提前签订第三次同盟协议。双方就原本关心的俄国扩张转而针对中国扩张。

美国也跟日本签订外交备忘录,表示愿意加强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并将提供数额不菲的贷款。

连抱两根大腿,日本军部的气焰越来越高涨,公然叫嚣要动员二十万军队,再重演一次甲午战争,惩戒暴支。

明眼人都能察觉,一场新的大战正在酝酿中。何时爆发就看双方战争准备。

帝都的外交圈很快达成某种共识——战争很可能在1911年初爆发,因为届时日本将完成二十万人数的征兵和训练。

但也有人认为以日本目前的军工能力,最快也要在1911年底才能把二十万新部队武装起来——除非英国再给援助,否则二十万士兵连步枪都凑不齐。

敌人在耀武扬威,共和国只能咬牙应对。秦清掌控的国务院不得不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军费来给国防军扩编。

北洋原本有个“三十六镇”计划,除掉老北洋的六镇外,要求各省靠自己财力编练三十个镇。

这个计划换到共和国手里变成组建三十六个步兵师,钱自然是中央出。人力则是前些年各省编练的新军交由国防部管辖,加派军官和政委,进行正规化训练。

靠手里仅有的六个师,国防部在1910年底之前连续出兵扫荡地方,带着大义名分,清除各省自治势力。

在十一月前,浙江、江西、湖南、陕西、山西、四川等七个省归附中央。“圣光”此刻好歹掌握华北、华东、华中,把各省官员轮番换一遍。

但在日军不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圣光”统一全国的步调不得不停下,转而集中精力对付中华民族在近代最凶残的顽敌。

周青峰返回帝都开会常委扩大化,陈定作为国防部长沉着脸抓起教鞭,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全国地图东北角……

“京奉铁路已经修通,日军从沈阳的皇姑屯站一路开过来,冲过山海关能直达帝都正阳门东站。

从兵力、装备、训练上来讲,国防军目前根本不占优势。

我们的国防动员速度比日军差很远。光是给士兵弄军装弄吃喝就得从头建设军用被服厂和食品厂,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明治维新”四十二年了,日军经历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洗礼,虽说还是个穷鬼军国主义,但制度建设方面确实走在东亚第一的位置。

当前中国人留学兵科,首选就是去日本。

“国防军六个主力师,连制式武器都没定下来。从德国‘老套筒’到日本‘金钩’再到奥匈‘曼利夏’,啥玩意都有。”

陈定作为国防部长,这几个月一直在干后勤部长的活,刚刚给六个主力师整理好人员和武器编制,立马又面对三十六个师的扩编。

“正在改制的汉阳兵工厂还在生产“老套筒”,我想停不敢停。因为军队扩编至少缺二十万支步枪。

国防部有好几个新枪选型,但不管哪一种都没办法立马衔接上‘老套筒’的生产。最恼火的是连‘老套筒’的产量都不够。”

陈定说着说着,倒了一大堆苦水。

“我们必须想办法拖住日本军队的动员速度,把开战时间至少拖一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