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珏盗取他的文章捷足先登成为了方怀墨的学生。而他蒙在鼓里,才致拜访方怀墨时反遭讥讽。
他拿着文章去质问沈珏,而沈珏那个草包竟无言以对,他的祖母明知原委也只一味偏袒沈珏。
没有作保人,他只能错过三年一次的乡试。连接打击之下,他深觉人生灰暗无光。
惶惶然如行尸走肉一般走到一方荷塘边,欲将手中文章撕碎。
不想荷塘边一名垂钓老翁竟先他一步夺走他手中文章。
只见那老翁目光如电,快速浏览一遍后,脸上旋即浮现出赞赏之色。
紧接着,老翁便连珠炮似地向他抛出几个问题。他心无所惧,皆直言不讳地予以回应。
老翁闻之,甚为满意,当下便表明心意,欲收他为学生。
他心中暗自思忖,能提出如此精妙问题之人,定非凡夫俗子,于是当机立断,欣然应允。
直至后来依约登门拜师之时,才惊觉那渔翁,竟是当朝太师。也就是那时,他见到了周府的嫡长女周语凝。
彼时,他十五岁,周语凝与他同岁。他于春日的繁花盛景中,不经意间瞥见了她。
她身着素裙,行走于落英缤纷的小径,阳光覆身,光晕朦胧。
待她款步至他眼前站定,他才看清,她面若芙蕖,皎若明月。
“听闻你是祖父新收的学生。我叫周语凝,敢问台甫?”
“沈珣,无字。”
“沈……珣。”少女语调婉转,轻声呢喃着他的名字,悄然在他心湖投下一颗石子,泛起一丝涟漪。
周太师广纳贤才,门下学生众多,其长孙周予诺也同他们一起经周太师亲授学业。
而周语凝,也常于一旁聆听。她虽贵为太师府嫡长女,却无半点骄矜之态。
自己虽降生于侯府,却未享侯门绮罗之盛,反倒饱尝凄风苦雨,日子过得比寻常百姓还要艰难几分。
寒冬之际,竟无一件体面冬衣可御严寒。
周语凝见他困窘,毫无轻慢,亲手裁布缝制,制成冬衣相赠于他。
两载悠悠时光飞逝。
十七岁的少年,椿萱之爱如荒漠甘霖,点滴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