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遥将莹白晶石纳入腰间锦袋时,指尖萦绕的温润仙气似有灵识般缠上指腹,久久未曾散去。那仙气不似寻常灵力那般凛冽,反倒如春日融雪般柔和,顺着指缝缓缓渗入经脉,与丹田内残存的、尚未平复的灵力交织相融。此前与邪神碎片激战耗损的灵力,竟在这股仙气滋养下,如枯木逢春般冒出新的生机——原本空了大半的丹田,渐渐被醇厚的灵力填满,连激战中被邪力震得有些滞涩的经脉,也似被温水浸泡般变得通畅,甚至能清晰感受到灵力在经脉中流转时,与血肉共振的细微震颤。他抬手摩挲虎口处未愈的伤口,那里已不再刺痛,反倒泛起一阵淡淡的痒意,淡粉色的皮肉下,灵力正悄然滋养着受损的肌理,加速伤口愈合。
他抬眸望向万邪窟外,天光已从最初的熹微鱼肚白,转为澄澈透亮的金芒,金色的阳光透过窟顶几道不规则的裂痕斜斜注入,如碎金般洒在满是碎石与枯骨粉末的地面上,投下斑驳交错的光影。方才与邪神碎片激战留下的狼藉,此刻竟已生出零星生机——几块黑石的缝隙间,冒出几丝纤细的淡绿草芽,芽尖还沾着灵气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崖壁上原本暗沉的薄苔,也因窟内灵气重新流转,变得愈发鲜润浓绿,连空气中残留的淡淡邪味,都被新生草木的清甜气息悄然冲淡。风从窟口吹入,带着山间的清气,拂过草芽与薄苔,竟让这曾被邪祟盘踞的洞窟,生出几分生机盎然的暖意,仿佛整座万邪窟,都在邪祟尽散后,迎来了一场迟到的新生。
“清霄仙地,清霄玉璧……”任逍遥指尖轻轻摩挲着锦袋外层绣着的云纹,那云纹是清风谷弟子的标配,此刻触之,竟与晶石传来的仙气隐隐呼应。他低声念出晶石中传递的上古秘辛,眼底的疲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坚定的光芒。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万邪窟内那抹劫后余生的嫩芽,想起清风谷藏书阁古籍中记载的、邪神“玄夜”作乱时三界荒芜的惨状——彼时草木枯萎成灰,生灵沦为傀儡,连山川河流都被邪力染黑,那般绝望的景象,他绝不愿再亲眼所见。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握紧锦袋,语气沉而有力:“那玉璧既能净化混沌邪力,护佑三界生灵,便是昆仑山脉险象环生,云海秘境藏于万丈云雾之后,我也当一往无前,寻得仙地,取走至宝。”
话音落时,他足尖轻轻点在一块平整的黑石上,身形如清风拂叶般轻盈掠出窟口,衣摆扫过崖边丛生的野草,带起一阵细碎的“簌簌”声,清甜的草木气息随着他的身影一同飘散在山间。按照莹白晶石中模糊的地图指引,他避开了山间深不见底的沟壑,绕开了瘴气弥漫、能腐蚀灵力的低谷,一路朝着昆仑山脉方向疾驰。他的身影在山林间穿梭,如一道淡青色的闪电,只留下转瞬即逝的残影。
途中曾偶遇两处残留邪祟的险地:一处是被邪力侵蚀得发黑的古林,林间的枯木枝干扭曲如爪,树皮上缠着细密的暗紫色邪丝,邪丝正缓慢蠕动着,一点点吞噬着林间残存的稀薄灵气,连落在地上的枯叶,都被邪丝缠上,化作一撮黑灰;另一处是泛着腥臭的沼泽,沼泽水呈暗绿色,水面上漂浮着残破的修士衣物,水下不时翻涌着半透明的邪祟残魂,残魂发出凄厉的嘶吼,试图拖拽过往的修士,将其拖入沼泽深处,化作滋养邪力的养料。任逍遥皆未恋战,他深知此行的首要目的是前往昆仑,若是在此耗费过多灵力,恐难应对后续的凶险。只见他手腕轻抬,逍遥剑出鞘半寸,两道清亮的青光自剑刃斩出,如两道流星般掠过古林与沼泽——青光所过之处,暗紫色邪丝瞬间被净化成飞灰,邪祟残魂也发出一声惨叫,彻底消散在空气中。解决完邪祟,他便立刻收剑赶路,不过三日光景,远处天际便浮现出昆仑山脉的巍峨轮廓。
那昆仑山脉,当真不负“万山之祖”的盛名。峰峦连绵不绝,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在天地之间,主峰更是直插云霄,顶端隐在厚重的云层之中,只能隐约看到常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阳光下泛着清冷耀眼的光泽;山腰以下,被厚重的云海层层包裹,云雾翻涌间,似有万千游龙在其中穿梭盘旋,时而凝聚成兽形,时而散开如轻纱,隐约能看到淡金色的灵气在云海中流转,如碎星般闪烁不定——这正是晶石秘辛中所描述的“云海秘境”的征兆,那流转的灵气,便是秘境中上古仙气外泄所致。
任逍遥落在昆仑山脉脚下的一片青石坪上,青石坪上长满了耐寒的低矮灌木,叶片上还沾着清晨的霜花。他抬头望向那片壮阔的云海,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随后指尖从锦袋中取出莹白晶石。晶石刚一接触昆仑山脉特有的纯净灵气,便瞬间亮起柔和的莹白光芒,光芒温润不刺眼,却足以照亮周围三尺范围,原本模糊不清的地图纹路,也在灵气的滋养下骤然清晰——只见晶石表面浮现出纵横交错的淡金色线条,勾勒出昆仑山脉的轮廓,一道纤细却明亮的光痕,从晶石表面延伸而出,如银线般直直指向云海深处的一处缺口。
那缺口隐在翻涌的云雾间,大小仅容一人通过,云雾在缺口周围流转不息,将其遮掩得严严实实,若非有光痕指引,即便凑到云海边缘仔细查看,也只会将其当作云海自然流动形成的缝隙,绝难察觉这便是秘境入口。“原来这秘境入口,竟需清霄残图(晶石)才能指引,上古修士为防邪祟闯入,当真是心思缜密。”任逍遥心中了然,握紧手中的晶石,将丹田内刚恢复的灵力缓缓注入其中,晶石的光芒愈发璀璨,光痕也变得更加明亮,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往秘境的道路。他深吸一口气,将逍遥剑负于背后,纵身跃入云海之中,身形瞬间被翻涌的云雾包裹,只留下一道淡淡的青色残影,很快便消失在云海深处,融入无边无际的白色之中。
刚踏入云海的刹那,周围的景象便骤然变幻,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原本晴朗的天光瞬间被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白雾,白雾浓稠如实质,伸手不见五指,即便运转灵力探查,也只能感知到周身丈许范围的动静。白雾中虽萦绕着淡淡的灵气,却带着一种诡异的扰动之力,刚一靠近任逍遥的识海,便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般,激起层层涟漪,让他的心神都泛起几分躁动。
不过数息时间,他眼前便渐渐浮现出清晰的幻象——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清风谷模样,却没了往日的宁静祥和,反倒满是破败与惨状:谷口的青石牌坊被劈成两半,倒在地上,上面还残留着暗紫色的邪力痕迹;谷中弟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有的弟子被邪祟缠上,灵力失控,浑身抽搐,有的弟子则握着剑奋力抵抗,却难敌邪力侵蚀,渐渐倒在血泊之中;藏书阁的木质阁楼燃起熊熊大火,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将天空染得一片昏暗,阁内珍贵的古籍被火焰吞噬,化作灰烬,随着浓烟飘散;平日里教导他剑法、待他如亲子的师父,此刻正半跪在藏书阁前的空地上,胸前插着一根暗紫色的邪刺,鲜血染红了他的青色道袍,苍老的手掌朝着他的方向缓缓伸出,嘴唇微微颤动,似在艰难地喊着他的名字,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仿佛在祈求他的救援。
“师父!”任逍遥心头猛地一紧,一股强烈的恐慌与愤怒瞬间涌上心头,下意识地便要抬手拔出背后的逍遥剑,冲上前去斩杀邪祟、救援师父。可刚迈出一步,他便骤然清醒——师父乃是清风谷谷主,修为早已达到元婴期巅峰,不仅将清风谷心法精髓尽数掌握,还曾亲手斩杀过数只高阶邪祟,即便遭遇邪祟围攻,也绝不会如此轻易倒下,更不可能被一根邪刺重伤;更何况,他离开清风谷时,特意检查过谷中的防御阵纹,阵纹完好无损,谷中灵气平和,弟子们皆在各自的院落中潜心修炼,怎会在短短三日内,便遭遇如此惨烈的袭击?
“这便是‘九天清霄阵’的第一重考验,迷雾幻心么?”任逍遥心神一凛,瞬间识破了幻象的本质——这幻象正是利用修士心中最珍视、最牵挂的人与事,勾起内心的情绪波动,若是道心不坚,便会被幻象迷惑,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自责之中,最终心神俱碎,沦为阵法的养料。他迅速闭上双眼,摒弃心中翻涌的恐慌与愤怒,运转当年在清风谷“静心崖”闭关三年习得的清心诀。
清心诀的口诀在识海中缓缓流转,如一股清泉般,一点点抚平了躁动的气息,将那些负面情绪尽数驱散。掌心的逍遥剑似是感受到了他坚定的心境,轻轻颤动起来,剑身上雕刻的云纹亮起淡淡的青光,青光顺着他的手掌蔓延至周身,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白雾中那股诡异的扰动之力尽数隔绝在外,识海瞬间恢复了清明。“我入道以来,便以‘守护生灵、除祟卫道’为念,道心早已如昆仑山石般坚定,区区幻象,不过是镜花水月,岂能动我心神?”任逍遥睁开双眼时,眼底清明如镜,没有丝毫迷茫与动摇,语气中满是笃定。
话音落下的瞬间,眼前的幻象便如破碎的琉璃般,裂开无数细密的纹路,随后“咔嚓”一声,彻底消散在空气中;浓稠的白雾也随之渐渐褪去,如潮水般退向四周,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青色石桥,赫然出现在他眼前。那石桥通体由上古青色玉石砌成,玉石温润通透,虽历经三千年岁月侵蚀,却依旧泛着淡淡的光泽;桥身两侧雕刻着繁复的上古阵纹,只是岁月久远,阵纹的光芒已有些黯淡,却依旧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微弱灵力;石桥下方,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深渊中漆黑一片,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只能听到阵阵沉闷的雷鸣从下方传来,伴随着灼热的气息往上蒸腾,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这便是“九天清霄阵”第二重考验“雷火劫”的入口。
任逍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敬畏,足尖轻轻落在石桥的第一块玉石上。刚踏上桥面,脚下的玉石便微微震动了一下,仿佛唤醒了沉睡的阵法。下一秒,天空便骤然暗了下来,原本翻涌的云海瞬间化作漆黑如墨的云层,云层中电闪雷鸣,无数道水桶粗的紫色雷柱从云层中劈落,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势,如发怒的巨龙般,朝着桥面直直砸来,空气中都被狂暴的雷力撕裂出一道道细微的气痕,发出“滋滋”的声响;与此同时,石桥两侧的深渊中,突然燃起熊熊赤火,火焰如岩浆般翻滚,其中裹着极致灼热的灵气,将青色的玉石桥面烤得通红,连桥身的阵纹都被火焰映照得愈发清晰,周围的空气更是被烧得扭曲,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任逍遥的青色道袍都微微发烫,皮肤也感受到了明显的灼意。
任逍遥不敢有半分怠慢,他深知“雷火劫”的凶险,若是硬抗,即便有灵力护体,也会被雷火重创,甚至殒命于此。他立刻运转丹田内的灵力,让灵力顺着手臂,源源不断地涌入掌心的逍遥剑。剑身瞬间亮起耀眼的青光,青光中裹着纯净的天地正气,如一道青色的光幕,将他周身护得严严实实;同时,他悄然展开“万物归宗”剑意——这剑意是他融合清风谷心法与天地自然之力所创,核心本就是“顺势而为,化万物为己用”,此刻面对狂暴的雷火之力,硬抗不如疏导,他刻意引导剑意,将周围四散的雷火之力,尽数引向逍遥剑剑身。
只见他手腕轻轻一转,逍遥剑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青色剑光如流水般掠过半空,精准斩在一道劈落的紫色雷柱上。“咔嚓”一声清脆的巨响,那道足以击碎巨石的雷柱,瞬间被剑光斩成细碎的雷光,这些雷光并未消散,反而被剑光裹住,如一条条细小的银蛇,顺着剑身缓缓流入任逍遥的经脉。在“万物归宗”剑意的净化下,雷光中狂暴的力量被驯服,化作纯净的灵力,顺着经脉汇入丹田,不仅没有损伤他的身体,反而进一步充盈了丹田内的灵力;紧接着,他又挥剑指向石桥两侧的赤火,剑光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汹涌的火焰挡住,随后以剑意牵引,将火焰中灼热的灵气也一点点剥离出来,转化为自身可吸收的灵力,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与丹田。
“顺势而为,化雷火为己用,没想到这凶险的‘雷火劫’,竟也能成为我精进修为的助力。”任逍遥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心中对“万物归宗”剑意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脚步不停,在石桥上稳步前行,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恰好落在桥身阵纹的节点上——那些黯淡的阵纹被他的灵力激活,泛起淡淡的金光,不仅能抵御部分雷火之力,还能辅助他引导、转化雷火,让整个过程愈发顺畅。剑光所过之处,紫色雷柱尽数被斩,赤火皆被转化,原本凶险万分的“雷火劫”,竟成了他恢复灵力、提升剑意的契机。待他走到石桥尽头时,丹田内的灵力已彻底恢复至巅峰,甚至比此前与邪神碎片激战时,还要浑厚几分,连“万物归宗”剑意,都因吸收了雷火之力中的狂暴与刚猛,变得愈发凌厉,剑身上的青光,也比此前更加璀璨。
石桥尽头的景象再次变换,仿佛又穿越了一重阵法。漫天的雷火骤然消散,漆黑的云层也褪去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封的天地——地面上覆着三尺厚的玄冰,玄冰坚硬如铁,冰面光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连空气中的尘埃,落在冰面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般呼啸而过,风中裹着细小的冰针,冰针锋利无比,即便有灵力护体,也能穿透护罩的外层,刺得人皮肤生疼,那股寒意更是深入骨髓,让丹田内的灵力都泛起几分滞涩;更棘手的是,冰面上布满了无形的阵纹,这些阵纹与玄冰融为一体,肉眼根本无法察觉,只有运转灵力仔细探查,才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波动,一旦踏错方位,便会瞬间触发冰刺陷阱——无数根手臂粗的尖锐冰刺,会从冰面下骤然升起,带着刺骨的寒意,将人瞬间冰封,即便修为高深,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挣脱,最终只会被寒气冻僵经脉,失去反抗之力。
任逍遥停下脚步,低头凝视着光滑的冰面,眉头微微蹙起。他尝试运转灵力探查阵纹,可阵纹隐藏得极为隐秘,即便他将“万物归宗”剑意散开,也只能模糊感知到阵纹的大致范围,无法确定具体的路径。就在这时,他想起了怀中的莹白晶石,心中一动,立刻将晶石取出。晶石刚一靠近冰面,便再次亮起莹白光芒,这一次,光芒不再是四散开来,而是凝聚成一道柔和的光幕,落在冰面上——原本无形的阵纹,竟在光幕的映照下,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些阵纹呈淡金色,纵横交错,如一张复杂的蛛网,却又在其中形成一条条规整的路径,每一个路径的节点上,都萦绕着淡淡的仙气,显然是上古修士特意留下的指引,只为让真正心怀正义、道心坚定的修士,能够顺利通过考验。“原来这晶石不仅是清霄仙地的残图,还能与‘九天清霄阵’的阵纹相互呼应,指引方向,上古修士的智慧,当真令人敬佩。”任逍遥心中感慨,握紧手中的晶石,顺着阵纹映照出的路径,缓缓迈步前行。
他足尖轻轻点在冰面上,灵力顺着脚尖注入玄冰,不仅能防止自己滑倒,还能提前感知节点的灵力波动,避免触发陷阱。身形如蝴蝶般轻盈穿梭在冰面上,没有丝毫滞涩,每一步都精准地落在淡金色的阵纹节点上;寒风与冰针刚靠近他周身三尺范围,便被逍遥剑萦绕的青光挡住,这些寒气并未被强行驱散,反而被他借着“万物归宗”剑意,顺势吸入丹田——此前吸收的雷火之力本就偏灼热,让体内的灵力带着几分燥意,此刻融入纯净的寒气,恰好能中和那份燥意,让体内的灵力变得愈发平衡,流转也更加顺畅,丹田内的气息,也变得愈发平和醇厚。
行至冰风狱中心时,天地间的寒风骤然停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下了暂停键;地面上的玄冰也开始缓缓融化,化作清澈的水流,顺着阵纹的缝隙渗入地下,露出下方平整的白玉地面;随着玄冰彻底消融,一座残破却依旧威严的宫殿,从冰面下缓缓浮现,如沉睡的巨兽苏醒,散发着上古圣地的气派。
那宫殿通体由白色玉石建造,玉石洁白无瑕,即便历经三千年岁月侵蚀,依旧难掩其温润的光泽;殿顶的琉璃瓦虽有些残缺,部分瓦片还沾着未融化的冰晶,却依旧能看出昔日五彩斑斓的模样,阳光透过冰晶折射,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彩光;宫殿的墙壁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痕,有的裂痕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灵气,似在诉说着上古时期的辉煌与战乱;而宫殿正门上方,一块巨大的白玉匾额悬挂其上,匾额上刻着“清霄殿”三个古老的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