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想自家耗时耗力更耗钱,研发出来的机载设备、航空发动机、航空飞行器等有缺陷。
自然更没有人,不通过适航审定,拿到型号合格证,就生产销售,真要这么干,也没人敢买。
再然后……
龙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西北飞机公司被狠狠打脸了。
符合老标准的这款小型支线飞机,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适航试飞审定,竟然有二十多项不合格。
尤其是迷信‘进口货就是好’,选用米利某家公司的起落架系统,自认为万无一失。
可在高强度的疲劳试验中发现,起落架竟然发生断裂。
而且除了起落架结构件,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传感器和告警系统竟然也有缺陷。
不仅容易导致飞机降落的时候,起落架可能放不下来。
而且起落架没有放下,飞行员也不能得到有效警告。
飞机降落,起落架却没放下。
全靠机腹摩擦跑道,强行着陆吗?
即便飞机最后停下来了,也没有发生爆燃事故,但整架飞机也必然报废。
要是起落架放下来了,却轰然断裂了,这又将会是多么恐怖的事故?
诸如此类的一个个问题,被发现之后,原本对徐雷很不客气的人,统统彻底闭嘴。
大家不敢想象。
真要给了型号合格证,让他们得以批量生产,交付给国内外的小型航空公司,用于运营短途航线……
那么这三年里,恐怕不知道已经发生多少次飞行事故,甚至是机毁人亡的惨烈空难。
对于原本就起步晚、实力弱的龙国航空工业来说。
一次严重的空难,就足以摧毁所有人的信心。
别人原本就觉得,龙国航空工业,不如经验丰富的波音空客。
造一款只坐几十人,满足一千公里内短途飞行的小型支线螺旋桨飞机,居然都造不好。
试问。
还有谁敢买敢坐,尺寸更大、价格更贵、乘坐人数更多、飞行航程更长的中程和远程喷气式客机?
真要这样,恐怕不只是没有客户愿意购买,就连设计与制造团队,本身也会对自身能力信心不足。
小飞机都没造好,还造什么大飞机?
于是乎。
那些对徐雷不满的人。
在被打脸之后,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
老老实实的,严格按照徐雷的建议,以及新的适航审定标准,进行大幅改进和反复试验。
而徐雷对西北飞机公司,也当然不止是提出建议,还帮忙争取科研经费,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因为大家也都很清楚。
这款小飞机,早已不仅仅只是一款产品,更是承载着龙国航空工业,进入民航市场的希望。
要是连这一款小飞机,都不能满足国际标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么同时在设计研发的中大型客机,也绝对够呛。
所以小小的一款支线小飞机,承载着无数人大大的航空强国梦。
为了这个梦,从设计规范、标准体系,到系统集成、产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