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人的衣服都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黑色。
很多羊皮袄子的毛都被磨光了,原本白色的羊毛变成了灰黑色。如果不说,海明威甚至觉得这里的农民生活在十七世纪。
这里的人民穷的荡气回肠,穷的惊心动魄。
一点都不比海明威在古巴见到的最底层平民差。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里的这些农民虽然穷,但是人脸上的笑容却比古巴的那些底层贫民要多的多。
尤其是当他们看见张金福医生的时候,他们都会纷纷打招呼。
“张医生来了!”
“张医生,我家过年做的枣馒头,你来尝尝。”
“俺家做了糜子面的黄馍馍,加了红豆馅,可甜勒!”这些农民也对长得怪模怪样的海明威也显得很感兴趣,张金福不得不对他们解释海明威的来历。
得知是外国的作家,可能是来写新闻的(农民实在是无法理解什么是纪实文学),大家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就是有一位大娘跑过来用浓重的口音说道:“这位外国记者啊,你要写新闻,你要好好的夸夸张医生啊。他是好人啊!我孙子、我老伴都是他治好的呀,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海明威被这个突然跑来的大娘给弄的有些懵。
但是经过小王的翻译,他知道了对方在说什么。海明威有些哭笑不得,而张金福则有些无奈。
“孙大娘,你这腿脚不好还是不要到处乱跑了。你先回家,等会儿我去你家里看看你老伴和儿子。”
张金福好不容易把孙大娘劝走后。
开始他在村子里的工作。
首先就是去到几个之前去他那里看病的村民那儿进行后续的追访。
“张大爷,你的脚最近咋样?”
“好多了,好多了。年前被划破的地方现在都已经好了,也没生疮也没化脓。”
张金福检查着张大爷的腿,他的腿上有一条很长的伤疤,但是看着并不深。
应该是干农活时意外伤到的。这种伤口不深,但是面积很大的创口在这个年代是很容易死人的。
倒不是因为伤口太大死人,而是发炎化脓和伤口感染。
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大家的卫生条件并不怎么样。
所以很伤病员是很容易死于伤口感染的。
海明威在古巴没少见到因为伤口感染而死的贫民。
尤其是这么大的伤口,如果没有及时用药的话,在古巴那种热带地区,伤员很快就会开始伤口化脓全身发热,最后死于伤口感染。
而在这里,张大爷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他看上去很健康,丝毫没有因为伤口的问题而感染。
张金福为他做了检查后,从自己的箩筐里拿出一盒药,从里面找出扣出几颗再用一张白纸包好。
“抗菌消炎的药还是要吃,你年纪大了伤口恢复的慢。这是五天的量,你先吃。吃完后我再来检查。要是没有问题就不要吃了。”
“好勒,好勒。张医生这要多少钱啊。”“你给一毛钱就好了。”“好勒。”
看完张大爷,张金福又去看了一名孩子,那个孩子在过年前就在得流感。
到现在还没好。张金福看完后皱着眉开了一些药,然后对孩子的父母说:“这药再吃两天,要是没有好转的话,孩子一定要送到乡里的卫生院看了。流感一直不好,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的。”
看完孩子,张金福又马不停蹄的跑到下一家,那一户人家的闺女之前闹痢疾。
这个病在这个年代可太吓人了,建国前多少人死在痢疾之下,活生生拉倒脱水而死。
张金福当时也是硬着头皮上的,还好给人控制住了。靠着挂生理盐水补充体液,然后使用抗生素总算是把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张金福不仅仅是追访了从前来自己这里看过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