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我的一种突破。
而到了写第二本《钢与雪》的时候,他就已经适应很多了。而且这一次,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去观察和深入生活。
《良医》取材于中国农村,《钢与雪》取材于过去十余年轰轰烈烈的苏联基建运动。
尤其是中苏之间现在改造提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其中最关键的素材。
当冰冷的扳手在零下四十五度的气温中和铁轨碰撞,那冰冷到令人齿寒的感觉似能从声音中传递出来一般。
而在这里,海明威也巧妙的在书中把中国、苏联的具体名称隐匿掉了。而是有了其他名称代指。因为他希望自己的这书也能进入美国市场,能让美国的读者看到。也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反正用魔幻现实的方式写比较保险,也比较有希望不被欧美那边禁掉。
《钢与雪》写的是两支语言不通的维修队,在风雪夜里迷路,然后相遇。同时在两支维修队的队长带领下,合力完成临时抢修任务。
确保重要的物资火车在没有晚点也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从一个国家顺利抵达到另一个国家。确保了物资的正常流转,确保了人民的生活正常运行。
这期间有两个维修队队员之间的竞争和比拼,也有一些人对往事的追忆。
当然最重要的团结协作。在零下四十五度的夜晚,他们顶着头灯工作。伏特加在队员之间流转。
南腔北调,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同样的目的。
当火车轰隆行驶而过,抢修的铁轨经受住了超级载重火车的考验。
不会断裂的铁轨预示着想主义者之间的链接。
写到这一本,海明威就已经很熟练了。他觉得这样写也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他在工地上看到过那些工人们,他们确实是如此。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主义故事。或许是在工地上的一次灵机一动拯救危险,或者是在家里做一个顶天立地的顶梁柱。并不只是只有干今天动地的大事儿才算英雄主义。义
他们这样的英雄主义很小,但是个体的英雄们集合在了一起,那就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了。
而他最后写的那本《太阳升起之时》,则是一本爱情小说了。
只不过和传统的爱情小说,只关注于性差异与爱慕。
《太阳升起之时》还有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海明威在探讨,爱情只有男欢女爱吗?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如果在一场伟大的事业中,那会成为什么样子?
所以海明威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两对青年情侣的分分合合的爱情,不如说是他们在寻找自我,寻找精神寄托,最终从纨绔子弟与美丽农家女的普通爱情故事。变成了两个人精神的蜕变,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伴侣的故事。
…………
渡边很耐心的等待着海明威把一千套书籍都签完。
海明威写完之后甩甩手。一千套小说签名写下来,他的手都有些酸了:“好了,就这些吧。”
“是的。”渡边去咖啡厅外招呼自己的工作人员来帮忙搬书,一千套书呢。要一辆市内跑的微型卡车运了。
“我们已经打通了其他国家的关节了。您的书也会有很多其他的版本上市。等到成绩出来了,我会来通知您的。”渡边恭敬的对着海明威说到。
海明威哈哈一笑:“好,我等你通知。我想知道,那些欧美的媒体和读者们,看到我的新书,他们到底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