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汉阙 笔趣阁 > 第577章 番外2 最后一个匈奴人(第1页)

第577章 番外2 最后一个匈奴人(第1页)

公元前的青藏高原腹地杳无人烟,远处是无尽的雪山,高山草甸向低处延伸,间或有几头披着厚厚绒毛的野牦牛在啃食,卷曲着尾巴的雪豹攀爬在光秃秃的岩壁上追逐盘羊,深蓝的天空上有一只鹰在盘旋翱翔。

醍醐阿达注视了那鹰很久,然后低下头,用粗糙的牦牛毛布将脸裹起来,这是在高原生活二十多年的习惯,高原的太阳看似不辣,可常常能把外来人晒得满脸溃烂。

他手背上是好了又生的冻疮疤痕,一只耳朵不见踪迹,大概是留在某个寒冷的冬天,头发已近全白,但身体却还硬朗。裹着一身发羌人的衣着,厚厚的牦牛皮裘在白天会褪下来缠在腰上,入夜后再披上肩头。他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马背上驮着最后一点食物,加上一把弓,一柄缺了口的环刀,这就是醍醐阿达所有的财产——在陪伴他上路的长子死于半道后。

醍醐阿达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离开万恶的大汉有多远,距离想要回去的匈奴又有多远?

更不知道已经走了多久,已经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了?

他只记得,自己当初奉命出使西羌,被小月氏人背叛,跌入水流中,又被汉人俘虏,拘在破羌县,干了快一年的苦力,挨了不知多少鞭子。幸亏他会说羌话,混在一群来自不同部落的羌奴中,一直等待逃走的机会。

但几次逃跑都失败了,该死的汉人搞出了户籍验传制度,金城郡的良家子轻侠恶少经常巡梭在县中,他们偷跑很容易被抓回去接着就是一顿毒打。

直到醍醐阿达在某个傍晚,听到有汉人的驿使背上插着旗,跑到破羌县宣布什么消息,惹得县人欢呼。

懂汉话的羌人告诉醍醐阿达:“说是西安侯任弘斩了匈奴右谷蠡王的头颅,皇帝宣布庆贺胜仗,金城郡也出了不少骑士,有功,大酺三日。”

汉人欢庆,羌人冷漠事不关己,唯独醍醐阿达悲痛欲绝,右谷蠡王,正是他的主人,日逐王先贤掸啊!

他悲愤之下,以刀刻面,以示悲痛,并且发誓:“定要斩了任弘头颅,为主报仇!”

然后就是病了大半年,被扔在死人堆中又爬了出来,在恶狗的追逐下,跌跌撞撞进了林子,被一群同是从汉人县乡跑出来的羌奴所救。

在一个瞎了只眼的羌人老释比治疗下,或许是身体本就棒,又或是回匈奴复命的念头一直萦绕不去,他最后竟奇迹般地康居。病好之后,醍醐阿达想向北回匈奴去,可那必须穿过一大片汉朝郡县,他不懂汉话,这打扮一看就是羌胡逃奴,若被逮住,不知又要滞留到何时。

倒是同样躲在深山老林的羌人们商量说:“金城的汉人越来越多,羌人要么像烧当羌一样,低头做狗,若想做自由的狼,就只有去更高的地方。”

他们都是大战中反抗汉人遭到了灭族的部落,不愿向敌人低头,商议要向西进发,去寻找迁往高原的先零羌。

这倒是提醒了醍醐阿达,他们大匈奴可是庞大的“百蛮大国”,从东边的鲜卑乌桓到西方的康居,都是附庸,在西南与大宛连接,而醍醐阿达去过大宛,听说宛国往南就是高原。

“既然我不能向北,但我可以往西,绕一大圈回去!”

说不定还能为匈奴寻找几个盟友呢。

那便是醍醐阿达这场漫长旅途的开始,他和羌奴们上路的年份,其实是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

迁徙与流亡,这仿佛是羌人的命运,他们的祖先无弋爰剑就是春秋时秦国的逃奴,差点被秦兵烧死,逃到河湟繁衍生息。到了战国时,秦孝公想恢复秦穆公时的业绩,发兵向西拓土,也引发了一些羌人迁徙。

“传说一支的首领叫‘卬’,带领自己的种族和附属部落向南,走出赐支河曲,再向西行有几千里远,跟其他羌人部族相距极远,不再往来。他的后代子孙分开,各自成为部族,南方的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而往西迁往高原的也有,自称发羌和唐旄。”

这是哪个瞎眼老释比说的故事,几年前,先零等部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向西迁徙。羌人相信,翻越寒冷的高原后,会有一个比大小榆谷更加温暖的沃土在等待羌人。

但路途远比想象中更加严酷,本就缺衣少食,只有少量牲畜和驮兽的逃奴行进缓慢,更触目惊心的是,他们在路上经常能看到倒毙沿途的人、畜尸骸,看他们的打扮,确是先零羌无疑。

赵充国与任弘平西羌后,约有10多万羌人离开了河湟进入高原,而能活着找到新家园的,也不知是否能剩一半。

这是一条羌人的血泪之路。

“也不知道先零羌找到新家了么?”

“而吾等能不能找到先零羌。”

将骸骨当成柴烧着取暖,又抬头看着无尽的高原,连自诩生长在冰雪中的羌人都不由感到了恐惧。

醍醐阿达倒是心存乐观,他本以为,最多三五年,就能离开高原,然后就能回到匈奴。但他万万没料到,这趟旅途,竟然长达二十多年!

……

时隔二十多年后,再度踏上孤独的回家旅途,醍醐阿达在夜晚躲在石洞里休息时,还会听着外面悠长的狼嚎,想起当初刚刚进入高原的窘迫。

当初,尽管队伍里多有神射手,醍醐阿达更曾经是一位“射雕者”,在有猎物诸如野驴、藏羚羊、野牦牛甚至是高原鼠兔出没的地方,狩猎并不困难,但在寻找先零羌的路上,他们仍减员了一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