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52集在线观看 > 第662章 谢安石变节 张天锡弑君(第2页)

第662章 谢安石变节 张天锡弑君(第2页)

桓温在外坐待,始闻室内有人传呼,令人取帻。桓温即朗声道:“不必,不必,请司马即戴便帽,就好相见了。”

谢安依言面见桓温,坦然与语,取决如流。桓温满意乃去。晋朝廷复起用谢万为散骑常侍,谢万受职未久,便即病死。

谢安本不欲随桓温,无非借桓温干进,暂作过渡思想。及谢万已经去世,遂假弟丧为名,投笺求归。

桓温准令谢安返家治丧,谢安此后不复到桓温之处。寻由朝廷授为吴兴太守,便一麾赴郡去了。

升平五年五月,晋穆帝有疾,数日即逝,年仅十有九岁,在位十七年,帝尚无子,当由会稽王司马昱等,入宫禀告褚太后,请迎晋成帝之长子琅琊王司马丕嗣位,褚太后依议施行,因即下令道:

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琅琊王丕,中兴正统,明德懋亲,昔在咸康,属当储贰,以年在幼冲,未堪国难,故显宗高让。今义望情地,莫与为比,其以王奉大统,毋坠厥命!这令下后,当由百官备齐法驾,至琅琊王第迎丕入宫,升殿即位,是为哀帝。丕时年二十有二,曾纳司徒左长史王蒙女为妃,至是册为皇后。封弟奕为琅琊王,奉葬穆帝于永平陵,庙号孝宗。尊所生母周氏为皇太妃,穆帝后何氏为穆皇后,又诏谕中外道:

显宗成皇帝顾命,以时事多艰,弘高世之风,树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国故不已,康穆早世,祚胤不融。朕以寡德,复承先绪,感惟永慕,悲痛兼摧,夫昭穆之义,固宜本之天属,继体承基,古今常道,宜上嗣显宗以修本统。特此诏告中外,俾使周知。

越年,改元隆和。会闻北方降将吕护,又背晋归燕,将要攻打洛阳。晋朝廷于是命吴国内史庾希为北中郎将,领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下邳;前锋监军袁真为西中郎将,监督司豫并冀四州军事,领豫州刺史,镇守汝南。两将方才莅镇,那燕吕护已驱动燕军,进逼洛阳。守将河南太守戴施,闻风奔宛,只冠军将军陈佑,飞使至桓温处告急。

桓温留戴施陈佑守洛阳事。桓温急檄北中郎将庾希,及竟陵太守邓遐,同率水师援助洛阳。

邓遐为建武将军广州刺史邓岳之子。邓岳镇交、广二州,垂十余年,岭南颇仰邓岳之声威,相率畏服。

邓岳又得击破夜郎,加督宁州,进征虏将军,迁平南将军。

当时伏波将军葛洪,迁官避地,居罗浮山炼丹,邓岳素来看重葛洪,极力劝勉挽留,上表奏请朝廷任葛洪为东官太守。

葛洪固辞不就,只留兄子葛望在广州,为岳记室参军。

葛洪自号枹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十三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十六岁时拜郑隐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着书立说。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葛洪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葛洪着书一百十六篇,类言长生要诀,分作内篇外篇,即以《枹朴子》名书。此外着作,不一而足,大约以方技杂事为最多,如《金匮药方》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阐究医药,流传后世,医家奉为金针。

葛洪至八十一岁时,寄书与邓岳,自言将远行寻师。邓岳即往送别,及抵罗浮山石室中,见葛洪兀坐不动,抚视已无气息,不过颜色如生。邓岳乃为棺殓,瘗葬山间。役夫举棺甚轻,因皆疑为尸解成仙。未几,邓岳亦谢世。因邓遐之事,补叙及邓岳,复因邓岳补叙葛洪,俱是文中销纳法。

邓岳之子邓遐勇力绝人,时人比诸樊哙,桓温辟为参军,从战有功。

晋任冠军将军,累充各郡太守。

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龙(应该是古代的鼍,也就是鳄鱼),常为人害。邓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邓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自是遂无蛟患。可与周处齐名。及为竟陵太守,受桓温檄使,便引兵进屯新城。庾希遣部将何谦为先驱,驾舟援洛,与燕将刘则交战檀邱,得获胜仗。刘则败去。

西中郎将袁真,又从汝南运米五万斛,接济洛阳。洛城既得外援,复足粮食,当然支撑得住。

桓温复上表奏请迁都洛阳,谓:“自永嘉以后,东迁诸族,须一切北徙,仍返故土,再由御驾朝服济江,仪表两河,宅中驭外。臣虽庸劣,愿宣力先锋,廓清中原”云云。

试想河洛一带,迭经戎马,已闹得乱七八糟,不可收拾,此时虽经桓温规复,终究是劫灰满目,景物萧条。

况且燕人又屡次窥伺,烽火不绝,怎好仓猝迁都,举乘舆为孤注哩?只是满廷大臣,多半畏惧桓温,明知桓温之言难从,却又不敢驳斥。独散骑常侍兼着作郎孙绰上疏道:

昔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今自丧乱以来,六十余年,洛河邱墟,函夏萧条,士民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老子长孙,亡者邱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而目前之哀,实为交切。温今此举,试欲大览终始,为国远图,而百姓震骇,同怀危惧,岂不以反旧之乐赊,而趋死之忧促哉!何者?植根江外数十年矣。一朝顿欲拔之,驱踧于穷荒之地,提挈万里,逾险浮深,离坟墓,弃生业,田宅不可复售,舟师无从得依,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将顿仆道涂,漂溺江川,仅有达者,此仁者所宜哀矜,国家所宜深虑也。臣之愚见,以为且宜遣将帅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扫平梁许。清一河南,运漕之路既通,开垦之积已丰,豺狼远窜,中夏小康,然后可徐图迁徙耳。奈何舍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谨此疏闻,伏希睿鉴!

孙绰乃是晋初冯翊太守孙楚之孙,字兴公,祖籍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生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是东晋士族中很有影响的玄言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孙绰少慕高尚,曾经着《遂初赋》以见志。自此表文为桓温所闻,桓温甚是不乐,特派遣人传语与其道:“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乃来预人家国事呢。”

当时朝廷忧惧,将遣使阻止桓温。扬州刺史王述道:“桓温但欲虚声威人,并非实事,朝廷亦何妨允许哩。”于是朝廷有诏复桓温道:

在昔丧乱,忽涉五纪,戎狄肆暴,继袭凶迹,眷言西顾,慨叹盈怀。如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复旧京,非忘身殉国,孰能若此?诸所处分,委之高算,但河洛邱墟,所营者广,经始之勤,致劳怀也。

桓温得诏后,果然不行,何必虚张声势!寻且议迁洛阳钟簴。晋朝廷因王述智足料桓温,复命王述答辞道:“永嘉不靖,暂都江左,方期荡平区宇,旋轸旧京,万一不克如期,亦当改迁园陵,不应先徙钟簴。”这数语理直气壮,又使桓温无可置喙,只好罢议。全是无谓。

是时,燕将吕护攻打洛阳,中箭受伤,退守小平津,疮裂而死。他将段崇收兵北去,晋朝廷得解严。庾希自下邳还屯山阳,袁真自汝南还屯寿阳,这且待后再表。

且说凉州大将军张瓘,恃功骄恣,阴蓄异图。仆射宋混,素性忠直,为张瓘所忌惮,张瓘欲谋杀宋混及宋混之弟宋澄,即废主自立,于是征兵数万,会集姑臧。

宋混诇悉张瓘阴谋,遂与宋澄率壮士数十人,奄入南城,宣告诸营道:“张瓘谋逆,我兄弟奉太后令,速诛此贼。汝等助顺有赏,从逆立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