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菊又名茼蒿,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义菜(鹅菜)、艾菜,春菊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
周士章见状,说道:“渊明兄爱菊之心可见,竹舍周围植满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周士章算是长了见识了。只是这个季节,看不见菊花盛开。”
周士章说:“只有茼蒿开。”
陶渊明说道:“这茼蒿是我作为食疗种的,性味甘平,可以养心安神,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此外,茼蒿气味芬芳,可以消痰开郁,避秽化浊。”
在此说明一番,陶渊明乃是江西人,本居住江西之地。而来到杭州是因为杭州的风景,所以来到这里,暂时住在此处。
周士章看见舍宅中并无他人,便问道:“敢问渊明兄,田园宅中独留仁兄,却不见你夫人乎。”
陶渊明听他一问,长长地舒了口气,平淡地说道:“拙荆翟氏,多年前已经病逝,所以自然有些自由,从江西来到杭州,暂时短住,顺便看看这里的风景。”
周士章略感尴尬,于是说道:“士章并非有意,冒犯了,冒犯了。”
陶渊明见状,笑了笑,说道:“士章兄不必介怀,人总有天是要死的。我这个五柳先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要驾鹤归天去了。”
周士章问道:“渊明兄为何不想要出仕?如果以自己的才华,做安人民之事,那也是一件功德。”
陶渊明解释道:“人生无常,乐天知命。我二十九岁的时候,曾经出任江州祭酒,但是其中的弯弯道道的规矩又多,免不得要做溜须拍马,同流合污的事。不久,我便不堪吏职,就辞官归家了。这些小官职不仅让我壮志无法施展。且不得不苟合取容,我追求的是心灵之宁静与澹泊。自二十九那年,就离职归隐田园了,享受田园之乐趣。”
陶渊明又说道:“也因为巧的是,我自己偶尔会有头痛眩晕的病症。想到菊花为常用中药材,其干燥头状花序可入药。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病症。所以在江西的时候就在住处种满了菊花,今年偶然有兴致,想到来看看杭州的风景,就来到杭州这里短住,而乡下的菊花园子交代我好友代为打理。”
陶渊明又说道:“白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我陶渊明是又爱酒来又爱闲啊,晋朝廷之中多乱,做个隐者也许是较好的选择,空有猛志逸四海的大志又能如何?”
说罢,陶渊明取出酒来,同周士章对饮。时年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
陶渊明和周士章喝得有些微醉,谈天谈地间,相处得也是融洽。
陶渊明口中念着归去来兮四字,脸又因饮酒而泛起微微红晕之色。陶渊明把一张白纸挂在墙上,以毛笔在纸上写了长诗,乃是饮酒二十首中的七首。
诗如下: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