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仍然不从。郗超为桓温所信任,何此时两不见从?岂胜败果有数么?
已而慕容厉领兵来战,桓温与慕容厉对垒黄墟,麾兵猛斗,大败慕容厉众军,慕容厉匹马奔还。燕高平太守徐翻,望风降晋。
桓温复分遣前锋将邓遐和朱序,前往攻打林渚,击败燕将傅颜,桓温节节进兵。
适时燕乐安王慕容臧,奉燕王之命,再统各军堵截晋师,被桓温迎头痛击,又大败亏输,逃之夭夭了。
晋军随桓温进驻武阳,燕故兖州刺史孙元,挈领族党,起应桓温军队,桓温直至枋头。
是时,燕主慕容暐及太傅慕容评,连接败报,吓得魂魄飞扬,一面遣散骑常侍李凤,向秦求救,一面召集大臣,谋奔和龙。
吴王慕容垂奋然道:“臣愿统兵击敌,如再不胜,走亦未迟。”
燕主慕容暐于是命慕容垂为南讨大都督,使与征南将军范阳王慕容德等,调集步骑五万,出发抵御晋军。
慕容垂请令司空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皆为参军。
慕容暐当然允准,惟尚恐慕容垂难以却敌,再遣散骑侍郎乐嵩,驰赴关中,催促援兵,情愿将虎牢西境,作为赠品。
秦王苻坚与群臣集议东堂,群臣俱进言道:“从前桓温侵我,屯兵灞上,燕未尝发兵相援,今温自攻燕,与我无涉,我何必往救。且燕从未向我称藩,我更不宜往救呢。”
大众异口同声,并作一词,只王猛在旁默坐,不发片言。胸有成竹。
秦王苻坚退入后庭,召王猛入内室问话。
王猛答说道:“燕虽强大,慕容评实非温敌,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兵士,得并豫食粟,观兵崤渑,恐陛下大事去了。今不若与燕合兵,并力退温,温退燕亦疲,我可承他劳敝,一举取燕,岂不是良策么?”计固甚是,可惜太毒。
苻坚抚掌称善。因遣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二万人救燕,出自洛阳,进至颍川。更遣散骑常侍姜抚,至燕地报使,名为赴援,实是借此观衅,要想并吞燕土哩。
且说燕大都督慕容垂,带领将士,行近枋头,择地驻营,按兵不动。参军封孚,密向申胤说道:“桓温众强士整,乘流直进。今我军徒逡巡南岸,兵不接刃,如何能击退强敌哩?”
胤答道:“如温今日声势,似足有为,但我料他决难成功。现在晋室衰弱,温跋扈君主专制,想晋臣未必尽肯服温,所以温得逞志,众必不愿,势且多方阻挠,使温无成。且温恃众生骄,应变反怯,率众深入,应该急进,今反逍遥中流,坐误事机,彼欲持久取胜,岂不思粮道悬绝,转运为难么?我料他师劳粮匮,情见势绌,必且不战自溃了。”
封孚喜道:“诚如君言,我可坐待胜仗哩。”
翌日,慕容垂升帐,但命参军悉罗腾,与虎贲中郎将染干津等,引兵五千,授他密计,出营抗拒桓温。
罗腾行至中途,遥见一敌将跃马前来,背后引着晋兵千余人。仔细辨认,乃是燕人段思,叛燕降晋,便对染干津说道:“可恨此贼,定是来作向导,卿可诱他过来,我当设法擒他。”
染干津听着,便率五百人前进,遇着段思,便与交锋。才经数合,便虚晃一枪,拍马就走。
段思不知是计,纵马追去,不料悉罗腾纵兵杀出,染干津亦回马夹攻。
段思能有偌大本事,禁得起两路兵马?一场厮杀,被罗腾生擒活捉去了。罗腾将段思解送大营,自与染干津共往魏郡。
可巧兜头碰着李述,乃是故赵部将,归属晋军,当下告染干津道:“我都督曾料晋兵旁掠,特遣我等到此。今果与敌相遇,须力斩来将,方好挫他锐气。”
借罗腾口中,叙明密计。
染干津便跃马摇枪,前往对战李述。李述非是染干津的敌手,战了片时,力怯欲遁。
悉罗腾纵辔出阵,向李述挥了一刀,砍去了他的左肩,返身坠地。染干津下马枭斩其首,述众皆遁,被罗腾杀死大半,回营报功。
慕容垂已经命令范阳王慕容德,与兰台侍御史刘当,分别率领骑士万五千人,前往屯守石门,截拦桓温的运漕。更使豫州刺史李邦,带领州兵五千,拦截桓温的陆运之路。
桓温方才命袁真攻克谯梁,拟通道石门,以便运粮。
偏偏燕将慕容德等人,已经在石门扼住,不能前进。
慕容德复令将军慕容寅,前往挑战,引诱晋军追来,用埋伏计,杀毙晋军多人。
桓温闻粮道梗塞,战又失利,当然不能久留,且探得秦兵又至,没奈何焚舟弃仗,遵陆退归。有诗叹道:
行军第一是粮需,饷道艰难即险途。
锐进由来防速退,事前何不用良谟。
欲知桓温退兵情形,本回不及再表,须看下节自知。